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道里尘情

摘要: 道里尘情...

道里尘情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扬,曾为歌舞场。蛛丝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床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双?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香,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莽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是《红楼梦》中甄士隐附和跛足道人“好了歌”的一首词。其中浓缩了曹雪芹对人生世事的洞明,也让我们看到浮华背后的无常和迷惑。曹雪芹不仅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实也是一个悟达人生实相的智者。当年读《红楼梦》最欣赏这首词,十年过去才知道,曹雪芹是悟道之人。不仅《红楼梦》,其实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更是悟道、得道之人。《西游记》大家都熟悉,而作者吴承恩只是一个化名而已,和历史上的吴承恩并非同一人。考据中虽然有所争议,但是我更认同老师的说法,因为真正读过《西游记》原著的人会发现,里面的文字,绝非普通作者凭想象力所能道答,里面无处不丹决,处处含隐语,甚至每个字和词都暗藏玄机,是修真次第严密的修行百科,只有“过来人”才能胸藏天地,化蕴无形。吴承恩其实是指“吾承太上之恩”的延伸之意。作者乃是道家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他曾随成吉思汗游走祖国大好河山,集此外缘,对洞天山水、大漠边疆、草原戈壁的描述可谓信手拈来。道家尚隐,所以很多高人往往不慕虚名,当然也会用文学方式如小说、诗词来表达自身的体悟。如南派祖师张伯端在《悟真篇》开篇即言: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瘁枯。
  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这里倒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即便你才华横溢,荣华富贵,在短暂的生命面前,也是靠不住的。从其文字气象来看,这与中华文化最高妙的思想理论不谋而合,当然,一介凡夫,空有好道之虚名,却无实修之气魄,只能是个“秀才论兵书”的料,不过秀才也有他的用处,虽然不能正本清源,但可以抛砖引玉,让心存芥蒂的人拨云见日,看到不同的声音,也会有所裨益。
  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在道家黄老学说之中,儒家和佛家也是各具特色。我们穷尽一生能够登堂入室,也是非常的难得。之所以喜欢道家文化,是因为它本身独特的魅力,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都能找到理论源泉,是真正的实用国学。智者曾说,太平盛世以儒治天下,乱世之时道家高人出来辅助帝王,平乱后,道家归隐,成果归还儒家。由此,可以看出道家高人的气魄和志趣。当然,道文化在先贤之间也不断演变中,有宗教的,也有学理的。其中也不免参差不齐,里面有精华,亦有糟粕,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给婴儿洗澡,我们不能泼掉洗澡水时,把婴儿一同丢掉。同理,道家中很多优秀的思想,是我们进德修业的理论源泉。道家文化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都是文化和道德集大成者,后来演变出了钟吕派、三丰派、全真北派、南派、东派、西派和中派。各派理论体系虽有差异,但是大道本一,在一定高度,它们也是殊途同归的。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体会群芳竞艳的魅力,看到背后机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同时,也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之源。
  《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对于后学,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看到那些大德治学之道,穷理尽性的刻苦之心,无形中多了几分惭愧,几多感慨,道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在平凡中,我们回眸一笑,那道美丽的影,时时在尘世的光华里闪动那醉人的一面。 共 1465 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