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重阳佳节话糍粑

摘要: 重阳佳节话糍粑 摘要:故乡的人是最亲的,故乡的景是最美的,故乡...

重阳佳节话糍粑

摘要:故乡的人是最亲的,故乡的景是最美的,故乡的食品是最香的,乡情呀,是最浓的。 下了班,已是晚上九点钟,一个人骑着单车匆匆的走在回租房的路上。当走到那段乡村公路上时,心情就自然而然的舒畅起来。吹着这有些带点凉意的晚风,观赏着路边依旧鲜花盛开的风景,想起中秋那个晚上与曾经的女网友宋颜一起走在这段路上的情景,心中充满了甜蜜,仿佛还有她的身影和她的体香萦绕在这如弦的公路上。抬头望向夜空,一轮半月如半片小圆镜一样悬挂的空中,在树冠的枝叶间穿行,仿佛是有意伴我归家一样。突然想起今天是中国的又一传统节日:九九重阳。
  可是,流的人还走在下班的夜路上。流浪的日子,节日对于流浪的人来说,只不过是更加勾起一腔思乡情绪而已
  想起重阳节,就不勉想起家乡的糍粑。那个香,那个馋啦!越想越想吃,想得嘴里直冒口水,再流进喉咙,还能听到在喉咙里发出咯咯的馋声。唉,还是别想了,在这异地他乡,虽然现在打工仔的待遇已经好多了,不再是前几年的可悲又可怜了。但是这思乡的情结还是无法改变,就算你流浪多年已成习惯,可每到过时过节的时候,你还是不得不想起在家里过节的热闹气氛,特别是家里每个节日都有它特有的食物,也就是节日的代表食品,不得不引起你的思乡情节。
  比如这重阳节,我家乡的代表食品就是糍粑。每到重阳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这糍粑的原料就是糯米,那可是百分百的纯糯米,而且还是家里自己留的传统糯谷种——九月黄。那种长很高很高的稻杆,稻杆晒干后还可以用来捕床,因为它长又坚韧,所以农家还用来搓成绳子套牲口之类。这种稻谷的糯米既柔软又香酥,比现在的杂交糯米要好吃得多了。在我们家里,这种糯米要比杂交糯米贵几块钱。而且它又在八月和九月之间这个时段成熟,正是重阳尝鲜的好食物了。有一首农颜诗写道:
  八月半里糯谷黄,
  九月九来是重阳。
  大人小孩齐上阵,
  家家户户糍粑香。
  重阳这天,家庭妇女都会早早的起床,把糯米用水淘干净,再用木蒸蒸熟蒸透,直到远远的就闻到浓浓的糯米香,然后就叫起家里的得力劳动力一起来打糍粑。
  刚蒸熟的糯米饭可好吃啦,那晶莹透亮,润泽香浓的糯米,直接盛在碗里,不用加什么菜就可以吃上两碗,而且还耐饿。我小时候每年这天,当妈妈说糯米蒸好了的时候,我首先就是盛一碗,吃饱了再去看打糍粑。
  我家那时候是一个大合院,父辈四兄弟住在一个大院里,老少几辈人都很团结和气。院里有一个石臼,我们家乡叫对窝,是公用的。所以每到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家先来打糍粑,全院的男劳力只要没要事的都会自觉来到堂屋帮忙打糍粑,因为土办法打糍粑是很费力的一种活。就是把蒸熟的糯米到在这石臼里,用两条能用手握住那么大,大概有两米左右那么长的竹棍,从带节的地方留一节锯断,再用刀削光滑无毛刺,然后就可以用来打糍粑了。打糍粑的时候,用力将蒸熟的糯米饭迅速的夯融夯乱,反过来反过去的用力夯,直到夯成一滩柔柔的,糯糯的黏在一块的,象一团不流动的糯米粥。夯得越黏越糯,吃起来才越香。直到夯得竹棍被糯米粘在一起用力拉成长长的糯米线,两个男劳力将竹棍用力夯进糍粑团里,一起用力向上举,嗨的一声举在空中不会掉下来,然后又用力撞向对窝,那糍粑与对窝相撞的声音把整个堂屋都振起回音,老远都听出是在打糍粑,这样反复的夯几次,直到对窝里不再沾糯米时,才算可以了。然后就在一张簸箕里撒上事先用石磨磨好的熟黄豆粉,或者玉米粉,再将这打好的糍粑用那两条竹棍在两个男劳力的一声嗨中挑到簸箕里,这就算大功造成了。接着那好戏就上演了。
  因为院子里小孩大人很多,又很随便,这时候大人就在旁边谈些节日喜事之类,小孩子就不管那么多了,围着簸箕站成一圈,等着是婶婶或者是伯娘每人捏下一团圆圆的粘满了黄豆粉的糍粑后边吃边闹,象一群小麻雀一样吱吱喳喳的跳出门去了。然后大人们才来慢慢的品尝这新鲜的糍粑味,品尝这忙碌了一季的重阳节的幸福愉快了。
  等全院里在场的大人小孩都吃好以后,主人就乘热把这整块糍粑的一部分用手捏成团,再沾上玉米粉。因为黄豆粉是专门用来沾熟糍粑吃的,很贵重,所以团糍粑只能用玉米粉了。在手里来回的转圈,再用手捏成直径大概有十厘米大小的圆形的饼,一个一个的罢在簸箕里,让它慢慢风干外表,这样才不会乱。家乡把这道工序称作团糍粑。剩下的一部分就让它冷了以后变成硬糍粑,然后再用刀切成十厘米大小约半厘米厚的方形糍粑块,用来送客人,或者自己慢慢吃。
  糍粑在家里有好几种吃法。
  最直接,最豪爽的吃法莫过于刚刚打好的糍粑了,就在整块糍粑上面捏一团下来,用手拿着,沾上黄豆粉就吃,既方便又实用,你最多吃到三团就吃饱了。不过沾上这黄豆粉后的糍粑,吃法可就有点讲究了。因为黄豆粉是用石磨磨成粉,再用小纱布筛子筛过的最细的黄豆粉,所以咬的时候一定得闭住气咬,要是你忍不住在咬的时候轻微一呼气,或者吸一口气,那细如粉糢的黄豆粉可就要顺着气流撒满你的前襟,或者乘机钻入的你鼻孔了。当你小心的不急不忙的咬一口进嘴后,你就可以享受那糍和黄豆粉的香甜酥软的口味了,所以这吃糍粑还得有一点文雅气才行的哟。对于小孩子们,每次吃糍粑时,大人们都会特别交待这一点,吃得不好还会呛着呢。
  当糍粑冷了以后,就变得很硬了,硬得用牙都咬不掉,这就得加工了才能吃。最方便的吃法就是用油煎热煎透后直接吃。把油烧热以后就把糍粑放进油里,用小火慢慢煎,这样才煎得外焦内酥,香脆可口。如果用大火很容易把外面煎糊,就有糊味了;再讲究一点的吃法是用锅烙来吃。把锅里放一点点油润锅,再将糍粑放在锅上用小火慢慢烙,同时放一些肉和蔬菜之类一起烙热了吃,口味更佳。这两种吃法不用加黄豆粉也是很好吃的。
  最后一种吃法也是一种最充满童趣的吃法。就是用火烤来吃,最好是炭火慢慢烤热后沾上黄豆粉吃,那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风味。
  记得小时候,自己还不会烤,每次要吃烤糍粑的时候都是妈妈烤来给我吃。所用火既不是炭火也不是炉火,只有那原始的土炉火堆。
  首先,妈妈用火钳叉开放在火堆上没有火苗的火炭上,再在火钳上放几块切过的方形糍粑让火慢慢的烤。我就象一只馋猫一样守在妈妈的身边,看着妈妈翻烤着糍粑,看着糍粑在火上慢慢变黄,慢慢的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时我就会不停的问妈妈是不是可以吃了,妈妈总是温柔又慈爱说还要等一会,要等到糍粑胀成鼓儿后才能吃。于是我又盯着那火上的糍粑,等它胀成鼓儿。当糍粑在妈妈耐心的翻烤中,在我喉咙里不知打了多少回咯和吞了多少回口水后,糍粑终于慢慢的胀大,这一会我会暂时忘掉那馋味,看着糍粑迅速的胀大肚皮。这时候就要马上拿糍粑离开火了,如果还烤,糍粑就会翻肠破肚了。这时妈妈就会从火钳上拿下胀成鼓鼓的糍粑,仔细的用嘴吹掉上面的灰,还要用手拍几下,以便更干净些。然后再放到我的小手上。刚烤热的糍粑拿在手中是软软的,柔柔的,既使慢慢捏作一团也不会破。我会拿着还有点炀炀的糍粑在两只小手上翻腾几下,让它变冷。冷到可以吃的温度后,我就用手一点点的分来吃。我会把糍粑一点点的分开,再慢慢的向两边轻轻的拉,这样,糯糯的烤热的糍粑会被拉成半尺长左右的糯米线,白白的,柔柔的,香香的,酥酥的,我就张开嘴,伸着脖子,再伸长舌头去卷那长长的糯米线,然后再送入口中享受那香酥的糍粑美味。这样一半是吃着童趣,一半是享受着糍粑的美味。那长长的糯米线吃完后,再用分下的一小块一小块的糍粑沾上香喷喷的黄豆粉,闭着气小心的把这一小块一小块的糍粑放进嘴里,吧吱吧吱的吃着,那样儿别提有多高兴,有多幸福了。
  回味完家乡的糍粑,再望那天上的半轮明月,越看越象半块糍粑悬在空中,就象小时候妈妈在小土火堆上烤着的那块糍粑,香香的,柔柔的,酥酥的,真想伸长脖子去咬一口。
  
  国斌写于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五日
   共 3043 字

上一篇:雪的遐想

下一篇:雨中夏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