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雨中细拾

摘要: 雨中细拾...

雨中细拾

小时候极不喜欢雨。淋淋漓漓,湿湿漉漉,冒雨出门,即使全副武装,也总溅得一腿泥水,外加半边身凉。遇上风大,伞成倒喇叭状,不遮雨,装雨。苦不堪言。
  
  街上的孩子,大多不爱念书,爬山、下河、逛街,看电影……把少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手册上的成绩登记,不是水平如镜就是红灯高挂,而书呆子的我,该是属于例外。奖状贴了满墙,学习用品“用之不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放学就自觉做作业,无需大人耳提面命,作业完成以后,就捧着或厚或薄的书啃。在大人们的嘴里,我名字出现的频率很高,在批孩子的时候。而我,收获的往往是同龄人带嫉妒的白白的眼神。他们调皮,不明着欺负我,下雨天的回家路上,便是他们“大显身手”到好场所。一般情况下,我当无声的羔羊。因为,无人安慰,无处诉说。
  
  母亲很早就离开了我。任何关于她的记忆,停留在八岁。最有印象的是,一个大雨倾盆的清晨,天冷路滑,母亲撑着雨伞,拉着我,艰难地走在泥泞的去学校的路上,那条小路实在是看我不顺眼,纵然万分小心,我还是摔了一跤,形象很是狼狈。原路返回,换衣服,再去。又在老地方摔跤,又是狼狈形象。继续原路返回,换衣服,再去。结果,老地方不同情我,我又栽在它手上,桃花依旧笑春风。母亲已经心急如焚,六点出门,折腾几回,时针已经指到七了。于是,那天的我,是在同学们的笑话中度过的……
  
  母亲性格活泼,为人热情,口碑极佳。教师,可惜,民办。工资极少,待遇很低。自觉研究心理学,很爱领些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差生”“坏生”进行改造再教育,以成效斐然而出名。因为工作突出,获得转正指标,在正式民办转公办那天的会议上,激动过度,脑溢血,不治。告别仪式那天,淫雨纷纷,全校师生排着长龙队,绕棺一周,很多她的同事,很多她的学生都哭得天昏地暗。而当时正处在懵懂年龄的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母亲的永远离开对我意味着什么。后来,终于在无数滴的眼泪中明白,这是一种彷徨,一种无措,一种无依。所以,对雨,我很敏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那个最柔软的地方,不能动,一触就痛。痛成雷电交加,风雨满天。
  
  长大了,念师范。九十年代,师范的录取分数线比重点高中高得多。缺少浪漫情怀,依然不喜欢雨。什么雨打蕉叶,雨若滴漏,大珠小珠落玉盘,雨中遐思,雨夜漫步……通通靠边站。那时住校,极盼天晴,好回家犒劳一下缺少油水的肚肠。再带上满满一罐咸菜,每餐夹上那么一点,或是与同宿舍的姐妹共享,算是加菜了。一半饥饿。一半友情。所以,晴天,雨天,阴天,在半旧自行车上不停歇做着腿部运动,归心似箭的我,是每逢周末假日,那一条又远又近的回家之路上的一道风景。起码,在我很慈祥,很慈爱的老父亲的眼里是。
  
  父亲,是我很仰望的一座高山。为了照顾失去母亲的我,他不顾部队的挽留,放弃排长级别,舍下大好前途,毅然转业,脱戎从教。在我眼里,他是那么完美,那么伟岸,那么优秀,生活中的一切,大到工作人情事务,小到家活针头线脑,简直没有什么能难倒他。哥哥比我大十六岁,早早参加了工作,娶妻生女,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极少回家,逢年过节的,才见上一两面,却以他的幽默、豁达影响我,潜移默化。我,就这样渐渐长大,这条成长之路,走得很是辛苦,却很幸运,个性敏感却舍弃偏执。所以,深深明白,我,生活在爱中。从来都是。
  
  工作了,却渐渐喜欢上了雨。在闲暇的时候,聆听雨声,雨的凉意成了翩舞的蝶,在错落有致的沙沙、沥沥、哗哗中,越过我的心门,打湿了梦的窗,和那隐秘的的如莲心事,一应一和,默契无限。雨中,触摸情感的温度,那些冷与热的跃动,那些喜与悲的挣扎,那些流光异彩的绚目,那些水流花落的静谧,如涓涓之水入梦来,在清幽与悲怆中感怀典雅的抒情。弹落逝水年华,如风斜斜,雨细细,繁华褪尽后,是豁然是通达,是生命质感中的磊落与清透,只有那些思绪,在时空的隧道中如环珮玎珰,酸楚而来,酣畅而去,起起落落无绝期。
  
  满地残红,是雨曾经来过的痕迹。乱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雨中,领略情怀,落一地花诗;雨后,呼吸清新,散漫天雅词。 共 1661 字

上一篇:雪之闲吟

下一篇:风味小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