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锣鼓巷

摘要: 锣鼓巷...

锣鼓巷


  北京集古典现代于一体,聚便利繁华为一身,无疑是一座魅力十足的大都市。但是,在这座连空气里都涌动着焦虑气息的大都市居住久了,就想让自己的心逃离繁杂、逃离喧嚣、逃离挤压,找一处宁静之地修养身心。如果不具备休假条件,工作之余到锣鼓巷走走坐坐也是颐养身心的不错选择。
  说起北京,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天安门,天安门是皇城南门,与地安门南北相对,座落在北京中轴线上,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之意。地安门是皇城是北门,锣鼓巷就在地安门附近。
  锣鼓巷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其主街南北走向,东西各有八条胡同整齐排列相连,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这里,在绝无仅有的北京胡同原貌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风格不同的小店、酒吧、咖啡屋、食肆,以致近几年已逐步取代三里屯和后海成为北京最新的时尚地标。
  锣鼓巷里不卖锣鼓,也没有锣鼓喧天响,只有风雅小筑:毫不打眼的民房错落出陈旧岁月的无限遐思,院墙拐角一片片青翠的竹林,在微微和风里悠悠翩然。整条街道上,老房子完美融汇了古今风韵,土褐色的主体建筑朴素雅致,藏匿了太多的古老元素。而新建筑也是旧式样,听友人说这是文化需要,所有的翻修必须是修旧如旧,粗略一看,绝对想不到哪栋房子是翻新的,哪栋房子走过了世纪风雨。对于木质建筑来说,木材是灵魂,锣鼓巷正是对灵魂进行了精雕细饰。因此,但凡出现在锣鼓巷的木制建筑均为古代手工艺术的完美传承。不同于周遭的精致与风雅,是锣鼓巷给人的美好印象。单看这些房子,已然是传统木建筑的活化石。这种规格之高,并非金碧辉煌,而是一种内在价值观的自然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观呢?从店内格局可略知一二。
  这里的特色小店和咖啡小馆也许寸土寸金,每家店看上去都不大却别有味道。入木门、进得店,应季插花自如淡雅,身着唐装的服务员微笑如醇,让人丝毫不觉得自己身在现代化的北京,而是置身于中世纪欧洲的贵族沙龙里,或者在某位文人大师的故地幽居。一种别样的坦然、恬适、从容、惬意充塞了人的每一个毛孔,焦躁、压抑、郁闷、烦恼的城市感觉瞬间消失到九霄云外去了,正如一位作者描写的那样“门外是古老中国胡同的往日尘烟,门里是熟悉的蓝山咖啡和杜松子酒。似有似无间,你仿佛在古今交错的时间里徜徉,在中西合壁的空间里感受传统与时尚的激情碰撞。就是这般矛盾,却又难以置信地和谐。让人不禁感叹,原来北京可以如此悠然。”
  走出门来,墙跟下几位满脸皱纹的晒太阳的老人更让人感觉温暖平实,和另类时尚气息相比,这一切又仿佛恍如隔世。在摩天楼林立、立交桥盘结、公交车嚎叫的北京市里,锣鼓巷像一位隐士“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安之若素,水落石出”。是的,安之若素、波澜不惊!锣鼓巷就具有这样的韵味。
  传承艺术,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如这锣鼓巷,锣鼓里的传统的老铺,它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的需求。我不由担心,如果有一天,这里也被浮躁、喧嚣代替,我们该向哪里去寻,“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胡同味道呢?是不是这些古老的韵致和风貌是否只能存在于照片里?我由衷祈祷,愿锣鼓巷永远能够安之若素,具有隐者心态,能为久居都市拼搏的人安置了一座精神的桃园。不知道在拆迁风潮甚嚣尘上的时下,当今掌涂者能否做到?不知天意如何?
   共 1306 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