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

摘要: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 在明朝初年,曾经有八位唐宋时期的散文大家的作品被翰林院朱右选入《六先生文集》,后来...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

在明朝初年,曾经有八位唐宋时期的散文大家的作品被翰林院朱右选入《六先生文集》,后来明中期明后期都有人重编修整,推而广之,遂出名。
因为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为一家,故后人合称此八人为“唐宋八大家”。
入选唐宋八大家的唐朝作者为韩愈,柳宗元。
韩愈一生积极入世,28岁仍然没有得到实际官职,于是他向当时的宰相一月间连上三书,来表达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宏图伟志,也反应了文人自古以来相互提携的一种进仕途径,即提携他人及靠他人提携,因此文人的交际能力非常重要。
韩愈位低时所写的散文目的大多都是希求引荐,他的散文思辨能力极强,而且态度端正,谦卑谨慎,这说明他有良好的治政能力。
在引荐书中,他经常以“闻”字开篇立段,喜欢举古代贤人的例与现代的自我,环境相比,说明他对于古贤的向往与对自身严苛的要求,同时也能看出他很实际,不愿才华被埋没,这也是他会写出盛赞治世之儒道的《原道》之原因。
韩愈比较有名的哲学散文有《马说》及《师说》,这两篇散文形象生动,寓意深远,一篇以名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来劝谏统治者应识才,辩才,用才;一篇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来应和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一方面抨击当时贵族以学习为耻的风气,一方面合理地论证了人各有短长的道理,对后世影响极深。
柳宗元的治政散文和韩愈的治政散文有所不同,韩愈抒发见解是站在知识和学识的角度,而柳宗元则是站在同情和理解广大劳苦人民的角度,因此韩愈重于说理,柳宗元重于叙事。
能够反映柳宗元对于国家制度的一些见解的散文有《驳复仇议》和《捕蛇者说》,前文讲述了柳宗元对于陈子昂处理的一桩命例的看法:有一个孩子,因为他的父亲被当时的县尉判罪杀死,于是他找到县尉复仇,杀死县尉后他自首认罪,陈子昂当时要求杀了他却又在他的家乡表彰他。
柳宗元认为应该查清楚他的父亲是否是被县委徇私枉法而杀,如他的父亲有冤情,那么杀死贪官污吏则属正义,为父报仇则是勇孝,不应受罚反应表彰。
其实陈子昂的这种做法自相矛盾,人们之所以行善避恶,就是为了求吉避祸,这名青年没有畏罪潜逃,反而自首,说明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或许其中有因。
这说明柳宗元有明察秋毫的能力,处理案件公平正直,下能安抚万民,上能肃清朝政,是不可多得的好官。
而《捕蛇者说》则反映了当时苛政赋税横征暴敛的现实境况,人民地里生长出的谷物根本无法足够交租,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捕获永州的奇蛇来充当租税,之所以让人民不惜生命危险去捕蛇的原因,就是因为“苛政猛于虎”。
宋朝的欧阳修在位时,提携了一大批人才,如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等,都曾受到过欧阳修在政治上的提携。
苏轼后期也有许多诗词表达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文人继承天地的精神而修养志气,所以自古以来文人便喜登高望远,喜临风送目,喜听流水蝉鸣之音,愿与豪门俊士交游,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而《秋声赋》则表达了他对于人的精神的思考,他认为人之所以精神不能自主独立,不能畅快神思,是因为人过于忧虑未来的祸患,过于操劳不关己的琐事,这表达了欧阳修对于宇宙和人生的一种思考,以及实现自我快乐的途径。
而结尾的“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则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让人放弃过多的思虑与对环境的索求。
总之欧阳修的一生是位高权重的一生,是提携后进的一生,是重视精神畅快自由的一生,也是与民同乐的一生。
苏洵、苏轼、苏辙的散文成就都极高,苏洵有一篇阐述军事的《心术》,中有名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第一段阐述心是兵法奥妙精髓之所在。
第二段阐述用兵要着重以道义来激励士兵。
第三段阐述战争的准备工作和收尾工作,具体翔实,如: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对战争的谋划和策略不可谓不深远。
第四段讲述为将者对内应树立威信,对外应了解敌情。
第五段有名句: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告诫将领守时待变。
第六段讲述优劣长短之所用,即藏长显短,而反用优劣,出其不意。
第七段说明兵器和地理环境对于兵法的重要性。
全文说理严密,结构鲜明,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针,令人一目了然。
苏轼非常喜欢议论古代先贤,如范曾,张良,贾谊等,都有论文存世。
这些文章的特点就在于他能够审视古人一生之成败的关键点,能够结合形势指出古人为人处世上的错误。
在这些文章中,名句辈出,如:1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留侯论》释:文章讲述秦朝的锋芒不可触犯,张良正直善良,从而想要用铁锤击毙秦始皇,虽然没有成功,侥幸逃脱,但已经使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若他能养精蓄锐,守时待变,建立或辅佐新的政权,就能真正地灭绝秦朝。
2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释:苏轼这句话印证了老子的“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等观点,可以引申为“大勇若怯”,只有知道保存自己的实力才能真正地等来腾飞的时机。
3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贾谊论》释:苏轼认为贾谊的悲剧在于他不懂得隐藏锋芒与才气,过于莽撞不近人情从而失去了君王的信任,失去信任后又不加反省,郁结苦闷,失去信心,从而早亡。
苏轼写景的名篇有《前后赤壁赋》两篇,这其中有非常多优秀的四言组合,如“水落石出”、“山高月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
《前赤壁赋》神思阔大,有名句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说明作者把大自然当成上天赐予众生的瑰宝,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苏辙曾经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文者气之所形,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故通篇叙述自己周览名山大川的经历,与豪俊之士交游的故事,并举孟子与司马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请求举荐的同时又磅礴大气,充分展现了少年得志的自信与风光。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迹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充分说明了外物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如果仅仅是拥有理想和能力,却不能得到外界的帮助,那么依然会被幽暗昏惑所困。
曾巩是一位高风亮节的豁达之士,他受到苏轼的委托从而为两名学士作序,但是这次作序是为了利用曾巩之名声来安抚天下人心,使两名学士的实力受到普遍的认可,曾巩认为这是一种迎合世俗的举动,从而要求两名学士自行取舍,他认为名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而然地改善,从而不肯作序,这就是有名的《赠黎安二生序》。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他表达自由,内容丰富,因为体裁和格式上没有明确的限制,从而多会见到一些由心出发的真情或严密工整的议论,因此唐宋时期的散文承载了当时士人对于时代和社会的一种观察与理解,后世读来,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警醒意义,无论是修身还是治国,都有所裨益。
善古维贤:张嘉睿,男,吉林省长春市人。
中国古典意象诗协会主席,“意韵组诗法”创始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吉林省文史出版社签约作家,吉林省《参花》杂志社封面人物,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网易读书专栏作家,微博知名读物博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