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第6章“依赖关系”阅读笔记③——20170331
原文:
“1、
实际上,要保持满意的亲密关系,我们或许需要保持至少5:1的奖赏-代价比率。
2、
奖赏和代价对亲密关系的满足和稳定都有重要影响,要想亲密关系兴旺繁荣,需要更多的奖赏而不是减少代价。
3、
疏离型或恐惧型依恋的丈夫和妻子尤其可能觉察不到伴侣为他们做的积极、关爱的事情。
4、
奖赏和代价对亲密关系的影响是各自独立,彼此相异的。在处理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首先我们想获得正面的关系结果;这种对期待结果的渴望就是接近动机。其次,我们会力图避免负面的关系结果,这就是回避动机。
5、
在任何亲密关系中愉悦和痛苦可以共存,也可同时缺失。而且,因为愉悦和痛苦并无关联,安全可靠的亲密关系未必就令人满意,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或许并不安全可靠。亲密关系中不存在冲突和批评并不必然意味着就会出现快乐和充实,正如快乐和充实的出现并不表示就没有冲突和批评。
6、
有着较高接近动机的人一般也很少会有孤独感,他们感到满足。他们进入社交情境时会热切地结识新朋友,而有着高回避动机的人只是想避开恼人的、冒犯人的和让人不安的任何人。很明显,关注亲密关系中能获得的奖赏,而不是伤人感情的代价更能带来长期的好处。
7、
自我延伸模型的理论认为,能拓展我们的兴趣、技能和经验的伴侣关系就能吸引我们。新奇的活动、新才能的发展和新的思想观点的获得都具有内在的满足性,这就是为什么刚刚恋爱的人常常会快乐无比的原因所在:新建立的亲密通常包含有知识的增加和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的相互关系。
8、
根据自我延伸模型,保持快乐的关键是创造性地发现持续你个人成长的方法。深思熟虑地寻找搞笑和娱乐的新方法,一起开心地大笑,不停地寻求新奇的活动和挑战。
”
以下是我写的
《亲密关系》第六章是很重要的一个章节,它讲了为什么一段亲密关系会从浓情蜜意到后来的分道扬镳。也讲了要维持一段优质的亲密关系要如何做。
这是本章节第三份阅读笔记。前面概念、理论、模型都讲得差不多了,现在来讲点更干的货。如何增加提升关系的满意度。原文摘抄里面给出了很多建议,是我从文中截取再排列的。阅读感想我就不多说了。只是讲一下我的理解,以及描述例子。
我们来看,
第一点:奖赏-代价的比例要为5:1。这个比例有点吓到我了,我之前以为作死一次,然后作出一份补偿就抹平了,原来是要五倍补偿才能维持及提升亲密关系的满意度。
第二点,增加奖赏,而不是减少代价。减少代价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增加奖赏才是积极主动的方式。
第三点,探索新奇的活动。比如平常一起看书的周末改为一起出去看个电影,如果平常一起做饭的,偶尔要出去餐厅吃饭,或者看个电影,如果平常经常看电影,那就再换一个旅游活动什么的。要有新鲜神奇的活动。什么是新奇的活动,自己看情况而定。(我感觉这段我暴露了一个人爱好哈哈哈,4月《大话西游》要上映了,嘘~)
第四点,发展新才能。比如学个吉他或者学画画等等。
第五点,用各种途径获得新知识和观点。持续性地进行个人成长。我的做法是多看些书,更新观念。
第六点,寻找与对方一起开心大笑的新方法,寻求新奇的活动和挑战。比如看到好笑的帖子会发给对方;自嘲;一起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比如一起生吃青蛙啊之类(别信!)
这期阅读笔记我其实没很大的感想。因为这期笔记都是操作性的方法,自己去尝试就好了。
原编:Lily | 图:网络
女性常常会是关系的核心家庭安全感的来源,
正所谓,家中有女心才安。
无论相夫教子,还是职场拼搏,
亲密关系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你生命中经过的亲情,友情,爱情,
从你来到这个世界就已注定,
躲不掉也逃不开。
不知你是否遇到过以下的种种问题: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有什么区别?
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
男人与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动物吗?
同性恋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吗?
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婚吗?
什么是爱情?由什么构成?能持续多久?
亲密关系美满的秘诀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让婚姻持续一生?
......
米勒教授在《亲密关系》中回答了这些问题,
尤其澄清了通俗心理学所宣扬的经验之谈,
甚至某些错误观点。
《亲密关系》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
家庭研究、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演化心理学、
社会学、传播学及家政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
研究实践和理论建构并重,学术标准与大众兴趣兼备。
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启发思考,
既通俗易懂,读来轻松愉快,又科学权威,崇尚实证精神。
本书遵循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论述了亲密关系的基础、活动形态、类型、矛盾和修复等内容,
读完本书,你将对人际吸引、爱情、婚姻、承诺、友谊、
激情、沟通、性爱、依恋、择偶、嫉妒、出轨、
家暴等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有全新的认识。
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
处理得好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
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重大创伤,
因此科学地认识亲密关系,
与每一位女神人幸福息息相关。
作为一本参考文献就厚达近100页的严肃的心理学综述性专著,
这本书却意外地非常易读。
与各类传授所谓“技巧”的情感畅销书不同,
本书将亲密关系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使用系统的观察、实验、分析的科学方法,
从各个角度讨论亲密关系中的不同子课题,
并从统计学的角度得出一些普遍规律性的结论。
这些结论时常颠覆社会文化上的刻板印象以及情感畅销书中宣扬的流行建议。
例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种刻板印象实际上是错误的。
在有些方面,两性差异的确存在,但差距非常小。
两性性别内的行为和观点差异,
通常远大于两性之间的平均差异。
书中还有很多生动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推导,
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人们对男女性别的认知:
通常我们认为男人应该有“男子气”,
他们应该自信、独立、果敢、能干、好强,
女人就应该有“女人味”,热情、敏感、多情、友善,
男性和女性天然存在差异。
而实际上两性的差异大多数是后天文化环境产生的,而并非来自遗传。
书中把与任务有关的“男子气”的技能称为工具性,
把与社交和情感有关的“女人味”的技能称为表达性。
我们粗略以这两种维度来看的话,
可以简单把性格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在实际生活中, 如果人们可以选择的话,
大多数人更喜欢双性化的恋人或朋友,
而不是完全男子气或完全女人味的恋人或朋友。
对于一些平时感到不解的心理疑惑,
本书一针见血地给出了分析和解答,有如拨云见日。
例如,有的人面对夸赞总是感到不适,
相反,被准确地指出缺陷时,反而会感到舒坦和认同。
而作者则用“负面自我概念”这一个理论作出了解释。
人在关系中具有自我提升动机与自我证实动机这两个基本动机。
具有负面自我概念的人,
在自我提升动机上喜欢总体的褒扬,
以表明伴侣和自己相处很幸福,
但对其特殊的缺点却偏爱自我证实的反馈。
并且随着关系的加深,自我证实动机将成为更主要的动机。
因此,这种症结在于自我概念倾向负面。
应该调整自我认知,有意地放开胸怀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以提高自尊。
要正确认识你的伴侣,实现有效沟通,先要认识你自己。
拥有正面自我概念的人,会渴望正面、褒扬的反馈,
同时也会渴望对于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馈,
不断证实自我认知,以此抵达有效的认知对接。
这本书是爱情与科学、情感与理性、通俗性与学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完美结合。
现实生活中,有部分人一直在脱离亲密关系,
认为亲密关系和自己无关,这是不是正确的知觉。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更多的是与自己作斗争,
认识另一个自己
,在接纳和解决中进一步了解真实的自我。
相信每一位读过的人都多多少少能在书中找到针对自身问题的解答,也会获得不小的收获。
▼
人际关系
▼
吸引力
▼
社会认知
▼
沟通
▼
相互依赖
▼
友谊
▼
爱情
▼
压力与紧张
▼
冲突
▼
权利和暴力
▼
爱情
▼
END
END
上一篇:STL与泛型编程(第一周笔记)
下一篇:2008年第一场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