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 正文

《雍正王朝》中的神人邬思道为何不选择雍正铁杆红人年羹尧处进行“半隐”?

摘要: 《雍正王朝》中的神人邬思道为何不选择雍正铁杆红人年羹尧处进行“半隐”?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在《雍正王朝》中,邬思...

《雍正王朝》中的神人邬思道为何不选择雍正铁杆红人年羹尧处进行“半隐”?

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把四阿哥胤禛推上了皇位,但是他也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就在胤禛成为雍正皇帝的当晚,邬思道提出了“半隐”的要求。

何为“半隐”,就是不在雍正朝担任任何官职,而是选择归隐山林,但是又可以让雍正随时监视,知道太多秘密的邬思道,如果不能让雍正放心,他的性命迟早都要玩完。邬思道不是跟年羹尧的妹妹秋月很好嘛,那么邬思道完全可以选择去西北追随年羹尧,不是比跟着李卫更好吗?

根据剧情,我分析以下四点是邬思道选择李卫而不是年羹尧的原因:

其一:雍正不会同意邬思道跟年羹尧两个人在一起,他们一文一武,凑在一起,会让雍正感觉到巨大的威胁,就比如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和图海在一起,他们灭掉察哈尔王叛乱,打败吴三桂,康熙就下旨要把周培公调回京城,怕的就是文臣和武将聚在一起。

其二:年羹尧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可以说年羹尧为了自己的野心,可以不择手段,江夏镇三百多口人口,就在年羹尧的意气之下全部丧命,而且年羹尧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在这一点上,邬思道是早就看透了年羹尧的额本质,邬思道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他不会选择年羹尧。

其三:李卫对雍正那是绝对的忠诚,而雍正对李卫放心,怎么能够看出来呢?李卫就是做间谍出身的,当年他就是被雍正派往四川监视年羹尧的人,年羹尧的一举一动让远在京城的雍正能够一清二楚,邬思道都很清楚。如果邬思道选择了李卫,李卫也会把邬思道的一举一动告诉雍正,这样雍正就放心了。

另外李卫自称狗儿,他就是雍正身边忠实的奴才,他不会背叛雍正,所以雍正对李卫放心,而且他认为李卫和邬思道只是面和而心不合,不可能走到一起。

其四:李卫感激邬思道,李卫能从一个小小的乞丐成为封疆大吏,邬思道提供了很多的帮助,邬思道在李卫的府里会得到优厚的待遇。李卫也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知道邬思道的谋略,在李卫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还可以向邬思道请教,所以李卫也欢迎邬思道到他那里去“半隐”。

其他网友观点

感谢@头条家的史先生 的邀请!

一个年羹尧就费劲了,再加一个邬先生,足够雍正喝一壶了。

雍正是一个多疑的人,因为他是帝王,是帝王就要时刻战战兢兢,提防着明枪暗箭,对谁都不能给予太多信任。虽然他在位期间起用了很多能干的大臣,但多是既防且用,就连他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都在他面前小心翼翼。

而在这之中,雍正对年羹尧和邬思道二人的态度最为复杂。

在剧中,年羹尧出身四爷潜邸,是一个特别能打能干的武将。但于雍正而言,年羹尧也有明显的缺点:

第一,掌兵之事,本就主凶,可年羹尧却缺少最起码的仁慈心,滥杀无辜对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第二,年羹尧信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办事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和主张,难以控制;

第三,这也是最要命的,那就是忠诚度不高。年羹尧虽出身雍正潜邸,但相比于四爷府里的其他人,他并不仅仅满足于效忠雍正一人,而是试图与其他势力接触,甚至有改换门庭的想法。

这样的人,雍正显然会对他既用且防,所以早早就派李卫去监视他,后来又先后派去很多人去监视他,并利用秘折去掌握他的行动,最后还将孙嘉诚派去,强制推行火耗归公。

而邬思道作为雍正的顶级智囊,参与了雍正夺嫡的几乎所有谋划。每到雍正犹豫不决时,邬思道便会哈哈一笑,娓娓道来,他不仅洞悉夺嫡各方的心态,更是将康熙皇帝的心思猜得一清二楚。夺嫡时,雍正自然是礼敬有加,言听计从,可继位成功的当晚,雍正便急着回府去杀邬先生,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邬先生对于康熙朝九子夺嫡的内情,尤其是雍正在夺嫡中的那些阴谋阳谋简直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这些事被传扬出去,并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去打击雍正的统治基础,那显然雍正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如果说给邬先生加官进爵,这也会让雍正很难做。官封高了,容易引来他人不满,也容易滋生功臣,而官封低了,邬先生自己也不满意;

第三,还有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善于谋略的邬先生绝对不能为他人所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他。

幸好邬先生用自己的智慧逃脱险境,从雍正的虎口中混了个“半隐”的差事。如果邬先生去了年羹尧那里,年羹尧坐拥西北四省,几十万人马,杀伐决断皆出自一人之手,可谓是要兵有兵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再加上邬先生的运筹帷幄,雍正估计该夜夜难以安睡了。本来雍正对邬思道就有杀心,这下有搞了个强强联合,你说雍正能不想法子把这两个人拆散吗?那么拆散之后呢,也许雍正一时半会儿动不了年大将军,但动一动邬先生,那就很容易了。

所以邬先生去年羹尧那里半隐,基本等同于找死,他选择去半隐的地方,必须是雍正很信任的、自身忠诚度又比较高的、还能够用得上他的人,比如李卫、田文镜,这样雍正才会放下心来。

其他网友观点

不能去啊!一个搞阴谋之术的谋士,再加上一个胆大包天手握重兵的武将!这两个人在一起,能做的事就是谋反了!

所谓的“半隐”,就是不在雍正身边,但是依然能让雍正掌握自己行踪。邬思道选择半隐,就是为了活命。此时,他最想做的就是让雍正对自己放心。李卫是雍正的奴才,对主子忠心耿耿。邬思道去李卫那里,雍正肯定放心。

李卫鬼精鬼精的,办事活泛,邬思道也确实喜欢李卫这个人。但是,李卫太聪明了。邬思道要是想找个借口从李卫那里“消失”,是很难办到的。李卫知道邬先生的重要性,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养着邬思道。

可是,邬思道在辅佐雍正登基以后,已经不想再参与政事了。雍正皇帝的刻薄寡恩,让他明白伴君如伴虎:共患难易,共享乐难。所以,为了不落下“兔死狗烹”的局面,越早走越好。李卫处,只是他先离开京城的一个借口罢了,不是他最后的归宿。

此时,田文镜查山西巡抚诺敏亏空案,遇到难处。这给了邬思道离开李卫去田文镜处的机会。

邬思道以帮田文镜为由,让李卫将他引荐给了田文镜。田文镜曾帮助胤禛追缴国库欠款,因此,也算是雍正心腹。况且,田文镜确实需要邬思道帮助,而在李卫这里也没什么用处。因此,李卫做了邬思道的引荐人。

邬思道在此时已经为“逃走”铺垫好了。田文镜协助胤禛追缴国库欠款时,邬思道是在胤禛府邸的。田文镜的刻薄和吝啬,邬思道肯定是知道的。所以,他提出要每年八千两的酬金!这个酬金,就是日后两人分道扬镳的引子。

果然,田文镜抠抠索索,有钱不给。还讽刺邬思道不干活,拿钱多。正好,邬思道趁机走了。邬思道上岗前,“明码标价”的说好了工资。结果,田文镜当了巡抚以后,却不兑现。田大清官,也真是“舍命不舍财”啊。

邬思道去给年羹尧出过注意,但是,他绝对不敢留在年羹尧处。

年羹尧23万大军围困叛军,却找不到叛军去向。每日耗费的二十几万两银子,就是一笔不小开支。因此,年羹尧除了下死命令寻找叛军外,就是逼着各地按时送粮食。各省送来的粮食稍有延误,押粮官就会被年羹尧砍了。

此时,身为河南巡抚的田文镜需要“押粮官”给年羹尧送粮食。因为,此次河南的粮食比要求少了一万五千石,去了肯定会被年羹尧砍了。所以,没人敢去。邬思道知道西北战事的重要性,自愿请命去西北送粮。

年羹尧本想发火,大帐内的士兵也等着看大将军杀人。但是,一见那个河南押粮官是老熟人---邬先生!年羹尧马上笑脸相迎!年羹尧明白,邬思道肯定不是为了送这“五千石粮食”。邬思道肯定有别的目的。

果然,邬思道为年羹尧指明了罗不脏丹增叛军所在的位置。邬思道通过分析叛军的十几万军马也需要粮草,指出叛军主力在距离清兵大营不到100里的法轮寺---这就叫灯下黑!

年羹尧获胜之后,也没有向雍正汇报邬思道的功劳。我觉得,年羹尧也是怕雍正怀疑邬思道和他有联系。一文一武,两人联手实在是太厉害了。此事,虽然邬思道是在帮助雍正,但是,“谋臣勾结武将”的罪名,可不是邬思道和年羹尧敢担的。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年羹尧的飞扬跋扈,也是邬思道看不过的。

年羹尧心狠手辣,对主子忠心不够。年羹尧血洗江夏镇,杀了那么多人,还抢了几百万两银子。但是,他却不跟主子交代。邬思道曾对胤禛点明:年羹尧这笔财,发的不小啊。年羹尧这样的人,邬思道是不敢深交的。

其实,邬思道本来和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感情很好。年羹尧差点成了邬思道大舅哥,年秋月到死都亡不了邬思道。可是,在九子夺嫡的关键时刻,年羹尧脚踏两只船,向八爷示好,这让胤禛很愤怒。邬思道早就察觉出年羹尧和胤禛之间的矛盾,忍痛割爱,主动做媒,让胤禛纳年秋月为侧福晋!

有这两点原因在,为了让雍正放心,邬思道更不能去年羹尧那里。

(文|勇战王聊历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