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任一个人了怎么办(对一个人不信任了说明了什么)
我不信任你才是最大的耻辱,如何才能抚平老百姓的心理创伤,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潇湘心河黎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唐山书记: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清仓见底#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唐山的事情,但并没有直接这什么文字或文章对其进行一些批评,主要是想看一看后续的动作和行动,看一看能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作为一名22年前就宣誓过的拥有信仰的人,作者对唐山那些上网实名举报的普通老百姓怀有莫名的同情与理解,希望他们的正义得到伸张。
不过,今天偶然刷到一个视频,这份视频是一个自媒体报道出来的,内容是一位唐山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跟一位唐山大姐联系,意思大概是想对接案子。这之前估计这位大姐把录音和视频等资料挂网上去了,引发了一波网上舆论,工作人员希望能够见到大姐本人,接着做做工作。
可是整个对话过程中,大姐心态平和,语气很平稳,既不急躁,也不慌乱,更不寄希望于对方。
当工作人员提出一些想法的时候,希望大姐能够配合的时候,大姐一口回绝了,直截了当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我到哪天都不相信你们了!
视频中的语音里,当工作人员听到大姐那种失望和决然,也是相当的无奈,无奈之下更是有一种挫败感。
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那是相当的宝贵,一旦失去,就永远不可能再次建立起来。
说实话,视频中跟那位大姐通电话的工作人员可能并非当年给大姐处理事情的工作人员,他不过是唐山有关部门的某个工作人员。可是大姐一概不管,直接就对其工作态度和能力进行了否认,一是不见面,二是不配合。
在大姐脑海里,跟她打电话的工作人员与之前处理她案子的工作人员都是一丘之貉,天下乌鸦一般黑,根本不值得信任。
为什么?跟大家分析一下,主要有三点:
一是大姐的事情拖了六年时间,按大姐的说法,人都被拖出病来,一头青丝变白发。
二是之前大姐非常配合工作,当时就是寄希望能够把事情圆满解决,可事情的结果是不了了之,而且大姐还被倒打一耙,因此大家很失望。
三是之前提供的资料、证人和证据,根本没有起到作用,而且据大姐说有关部门完全没有按照本应该的逻辑与惯例去查证案子,反而是找了不相干的人员,还造了假,致使案子拖了六年,无果而返。
作者非常理解大姐的内心活动,她绝望过后断定在唐山这个层面,自己的事情基本上没有希望能够水落石出,只有寄希望于更上一级才能让自己冤屈得以伸张,于是果断拒绝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这样的状况,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说实话,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反而是自己需要承担前辈做的孽。
既是一种无奈,也有一种失败感,更多的是对于老百姓那种失望透顶后的沧桑感而失去了所有的激情。
这是一种工作挫败的最底层,当你奉命去给老百姓解决问题,可是无论你怎样做,都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与信任,那么你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就算是老百姓口头上答应了你,但是很有可能是老百姓失望后的一种死马当活马医,假意配合一下你的演出,背过身去后,你该干嘛干嘛去,反正我是不会再用心去配合你,甚至有时候还会故意戏弄你一下。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老百姓不信任咱们的工作人员,也开始阳奉阴违了,也开始脸合心不合了,那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作者说一旦老百姓抛弃了我们,我们的工作做得再怎么出色都毫无意义呢?因为我们的宗旨是什么?
如果你路过长安街新华门,你就知道答案了,那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真的打脸很多人,特别是今天唐山的局面。我们真的需要问一问为什么会造成今天如此局面,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做才能改正过来?
改正纠错很容易的,而且这也是一件很容易说服自己的事情,我们总以为主持正义了,把错误改正了,就能够赢得老百姓的支持了。其实不然,我们今天,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只不过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如果说是一两个人有点怨气和不理解还情有可原,如今网上反映出来的事情,有名有姓的网上举报,有多少?
就连原来京城四少的汪小菲,过去俏江南连锁餐饮店的少公子,如今麻六记的掌舵人,在谈到唐山的时候,都不敢多说,也意犹未尽。可那种状态下的汪小菲,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是也对唐山产生了某种失望透顶了呢?否则,那语气,那面无表情的样子,说什么都不是热爱啊!
唐山大好的形象,从灾难中走出来,如今建设得如此美丽,就这样被某些人糟践得一塌糊涂,这些人是要负历史责任的,也是唐山的罪人。
想要唐山形象的端正,想要抚平老百姓心中的创伤,唐山这一次真的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与魄力。
这次雷霆行动开始后,老百姓满怀希望去打电话,可是打不通;以为开设了现场举报就可以顺利被接待,可好多老百姓在门外等了四个小时还见不到工作人员,千万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了,这说明我们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只是马虎,而是心里面真的没有服务意识。
想要抚平老百姓心里的创伤,首先需要来一次思想意识上的整顿与梳理,彻底纠正不正风气,彻底打败歪风邪气!我们的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公开在老百姓眼里,让他们去评价,让老百姓去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迅速交出满意答卷,只有意识与行动统一了,才能慢慢地抚平老百姓心中的创伤,增强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
其次是我们需要整顿我们的队伍,优胜劣汰,凡是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规定和规范的,不以身作则,违法乱纪的都需要清除出我们的队伍,绝不能因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更不允许有人把我们的旗帜给扯了!
最后才是主持正义,伸张正义,维护法律权威,保障老百姓的尊严。但是这个事情却需要反过来操作。
现在唐山已经开始行动,该抓的都已经抓了,下一步就是需要整理证据,然后择机审判。完了以后我们就必须接着整顿队伍了,最后还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进行强化,让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身肝胆,才能让我们的老百姓一身轻松!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是关于挽回的新视角——利用成年人的依恋类型,来帮你重建对方的信任感。
很多人在分手之后,之所以无法挽回成功,是因为对方已经丧失了对你的信任感。回想一下你的挽回,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困惑:
我那么努力地想要挽回她,为什么她总是要逃避我呢?
我那么诚恳地跟她做保证,为什么她一点都不相信我?
我当时真的没有意识到问题,为什么她就不能理解理解我?
我真的有这么糟糕吗?为什么她一点机会都不给我?
......
如果你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说明对方对你已经没有信任感了!而信任感则是直接影响你能否挽回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我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写过很多挽回的观点和技巧,这里我需要着重写一下“信任感”,因为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挽回成功,就是看不出两个人复合的最大障碍。
——已经失去的和难以重建的信任感!
她根本就不想再和你联系;
她根本就不相信你会改变;
她不相信自己会爱上你;
她也不相信你们之间还有可能
......
当对方丧失了对你的信任感,你做什么都没有用;只有让对方重新信任你,你的付出和诚意才会吸引她回头。
首先,什么是信任感?
在林崇德所写的《心理学大辞典》中,信任感的定义是
指个体对周围的人、事、物感到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情感体验。
其次,信任感是如何产生的?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这是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可能形成的积极品质。其形成取决于父母细心的、有规律的抚养和照顾,使婴儿得到生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
在成年后,当个体感到某人、某事或某物具有一贯性、可预期性和可靠性时,信任感就会产生。
最后,信任感是如何消失的?
信任感的产生过程,反过来就是信任感的消失过程。当一个人感到某人、某事或者某物已经失去了一贯性、可预期性或者是可靠性时,信任感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
如何重建对方的信任感呢?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而不同的个体,所以不能用这样或那样的单一理论去一概而论地解释这类信任感问题,更不可能用一个万能公式去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
但是,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了“依恋理论”,该理论当时仅被用作研究婴儿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直到心理学家Hazan和Shaver将这种依恋理论放在用于研究成人恋情的关系中,人们才渐渐揭开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作用,而利用这些依恋类型可以帮助我们在挽回爱人、重建对方信任感的时候,有一个方向型的引领方针。
也就是说,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自主分析出对方是哪种依恋类型,并且根据对方的类型,知道大体该怎么做才能重建对方的信任感,让她回头重新爱上你。当然,如果你需要具体的方法指导,可以私信我,让老师手把手帮你追回她!
根据一个人的焦虑程度和回避程度的强弱,我们可以将依恋型人格分为4种:安全型、回避型、痴迷型、恐惧型。
所谓焦虑程度,即是当面对一个难题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悲观多一些还是平静多一些;回避程度,指面对一个难题时,我们本能产生的要逃避的程度是多少。根据排列组合,即可得到以下4种依恋人格:
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低=安全型人格
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低=痴迷型人格
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低=回避型人格
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高=恐惧型人格
那我们该如何判断对方是什么依恋类型的人呢?
第一种类型是安全型,这类型的人是最好判断的。
她们有美好的童年,得到了充分的父爱和母爱,对外界做出的一系列反应,父母都会给予回应,悲伤的时候父母会安慰,开心的时候父母会爱抚。虽然父母的暂时离开会令她们感到伤心,但是她们相信父母不会抛弃她们。这种安全感是从小养成的。
她们成年之后在情感中的表现就是:她们的精神世界很充实、内心独立而强大。对待另一半不会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她们对待另一半有责任感和信任感,在感情中很有安全感,也不担心另一半会抛弃她们。和这类人相处起来是最舒服的,她们是最适合做恋人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因为开会而挂断她的电话时,她会担心你的安全,但是不会电话轰炸你,不会声嘶力竭地让你在工作和她之间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这就是安全型依恋。
第二种类型是痴迷型依恋人格,大白话就是“太作了”
这种类型的人在童年时期,大概率遭受过父母的忽视,甚至是抛弃。当父母离开的时候,她们会极度恐惧害怕,担心父母永远不回来了。当父母再次出现的时候,一方面她们很开心,另一方面又会通过发泄愤怒,来惩罚父母的离开。她们的童年有缺失,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关注,所以只能通过加大索取和不断的作闹,试图引起对方的注意。
成年后,她们会快速地进入一段感情,紧接着就会表现出患得患失的一面。她们的脑子里总是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他最近怎么突然对我冷淡了?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他是不是爱上别人了?
当她产生这样的猜忌时,她就会不断地从另一半身上索取关注,来满足自己心中缺失的安全感。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她经常要求你信息要秒回、电话要秒接,一旦你没有及时回复消息,她们可以疯狂到一个晚上打几十个电话过去。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的自我空间被侵占,你的大部分精力不得不投注到她的身上。你需要持续不断地给予她越来越多的关注,才能让她消停一会儿,而你也会在这种耗竭中渐渐精疲力尽。
第三种类型是回避型人格
这种类型的人和痴迷型人格有相同点,就是童年时期都受到了父母的忽视或抛弃,但她们与痴迷型人格不同的是,她们不会向外索取,而是在察觉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回应时,干脆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向外表达。对于父母的离开和回来,她们表现得都很冷漠。
这类型的人成年后都很要强,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不依赖别人,拒绝和他人靠近,讨厌亲密关系。他们觉得自己的需求不会被另一半回应,索性就否定自己对他人有需求,这就是他们冷淡的原因。
“她为什么总是这么冷淡?”
“她怎么什么都憋着?”
“她为什么不愿意和我谈心呢?”
“她好像从来没有对我表达过感情。”
......
如果你经常对另一半有类似于上面这些情感体验的话,那她很有可能就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举个例子,如果你毫无预兆地彻夜未归,她是不会找你的,你根本接不到她的任何一个电话。
但是这种类型的人格真的是没有需求吗?不是!他们只是自以为需求得不到回应,所以伪装出来冷漠而已。其实他们内心非常渴望被关注和被满足。
第四种是恐惧型人格
此类型的人格放在后面“恐惧型人格:特殊情况的应对”中详细进行说明。
如果你还是判断不出对方是什么依恋类型,不能很好的去进行下一步的挽回计划,可以私信我,我会根据你的感情状况,具体分析原因,教你立刻扭转局面的策略,并且你还会获赠免费一对一咨询的机会。
1、安全型的信任状态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人相处起来是最让人感到舒服的,她们具有良好的内在,因为童年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和照顾,所以她们对外界的认知是很正向的——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的,是可靠的,我能够得到爱和很好的照顾。
所以,如果你挽回的另一半是这种类型,那你真的是很幸运。因为这意味着你的挽回过程相对来说容易一点,她对你的容错率会非常高,所以你不需要时时刻刻处于警备状态,可以稍稍放肆地做一些没那么周到的事情(但注意不要太过火),因为她总是包容你、信任你的。
2、痴迷型的信任状态
他们小时候遭受过父母的忽视或者是抛弃,为了获取安全感,她们把能量投注向外,一个劲地向对方索取安全感。
如果你想挽回的另一半是这种类型,那我还是要恭喜你一下,因为这种类型的人是比较容易挽回的,她们容易被感动,对你的深情和付出很受用。
但是这种类型的人,也是最容易借助新欢来忘却旧爱的人。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她和你分手之后,会立马去找新欢。她不一定是真的喜欢这个新欢,只是无法接受失恋和孤独,想从另一个人身上寻找寄托而已。
3、回避型的信任状态
这种类型的人在童年时期的遭遇和痴迷型人格相似,但她们采取了另一种极端的方式,就是封闭自己,对外界极其冷淡。她们内心的信任感是极低的,就像上文说过的“我的需求不重要,我的表达是得不到回应的”。
所以分手之后,她们干脆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想和你交流,不愿意见你,想办法躲避你。
4、恐惧型的信任状态
这种类型的信任状态会放在后面“恐惧型依恋:特殊情况的应对”中进行详细说明。
挽回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就是重建对方的信任感,如果你无法分析出对方是哪种依恋类型,就先不要着急采取行动,因为错误的行动只会让她更加怀疑你。如果你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可以私信我,把你的情况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分析对方的性格和依恋类型,重建她对你的信任感,帮助你一举挽回成功!
当你明白了不同的依恋人格类型面对“未得到照顾”时表现出的不同的反应,你就可以针对她们各自的心理对症下药。
1、针对“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信任感重建
前面说了,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人内心是很充盈的,这样的人分手之后我们该如何挽回呢?
首先,你要知道对方为什么要和你分手。
第一类情况:意外错误
可能你触碰了她的雷区——没错,安全型的人有很明确的底线和雷区。虽然对方对你容错率很高,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肆无忌惮。越是安全型的人,越是有严格的不容你践踏的底线,一旦你踩了红线,她就会离开你。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你千万不能死缠烂打,你要保持理智和成熟,反思一下自己错在哪儿,以后应该怎么做,并且不仅要意识到自己应该改变,更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付诸行动,让对方看到你的变化,她就会考虑和你重归于好。
第二类情况:负面体验的累积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所有的感情都逃不过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叠加。例如:言而无信、经常冷暴力、和别人暧昧、对感情的投资很少等等。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挽回对方,你就需要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并付出实际行动上的改变,复合之后更不能原形毕露,而是要做到真正的改变——以后的你就是变化后的样子,而不是忽好忽坏。
承诺+实际行动,二者必不可少。不过你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切是得益于对方良好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针对“痴迷型人格”的信任感重建
痴迷型人格的信任感,是最容易重建的,同时,也是最难重建的。之所以说它容易,是因为她们都需要很多很多的爱,越多越好。如果你想挽回,就需要对她投注很多很多的爱。你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深情和投入,而这项工作是不需要什么技巧的。
之所以说它很难,是因为对方总是很难很难被安抚。你安抚不到她心里去,那你不管多么深情,她都不会轻易原谅你。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男人站在楼下苦苦等了好几个小时,各种发信息打电话哄女人,可是女人就是不下楼。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男人get不到女人的点。
痴迷型人格的女人生气的点一般都比较细微,她们不会直接告诉男人错哪儿了,让男人猜测,可是男人根本想象不到,所以你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所以,与其横冲直撞,不如先想想女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再去行动。你要猜到女人的心理,准确地回应对方,这样才不会南辕北辙,徒增女人的焦虑感。
3、针对“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信任感重建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让一个内心本就没有多少信任感的人,又失去了对你仅存的一点可怜的信任感。针对这样的人,你需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把重点放在对方的“痛点”上。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抓住对方最急切的需求。
你要记住,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是没有需求和期待的,只是她刻意隐藏了而已。就像生活中我们常说一句话:看起来孤傲的女神不一定难追,只是她的高冷吓退了大多数人,只要你敢去追,她反而会被你的热情打动,觉得你与众不同。
因为回避型人格的人内心冰封太久了,所以只要你能抓住她的需求,并给予回应,她就会慢慢感动。
也就是说,你要做到对你们的关系从头至尾进行仔仔细细得审视,加上你对她的了解,去琢磨对方的内心,来找到她暴露出来的、哪怕一点点的期待,然后你去满足她。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力过猛,用力过猛反而会吓到她,你需要像春雨润无声一般地慢慢去浸透她、温暖她。
另外,我想说明的一点是,不要期待回避型人格的人会立马回应你,她们对感情的反应往往都是很迟钝的,你要给她消化的时间。这里我教你一个观察对方是否被你感染的小技巧:
虽然她不会对你做出直接反应,但是你可以观察对方不经意间的举动,比如她之前拉黑删除了你,现在你给她发好友申请,她愿意加你了,即便她还是不会回你消息。没关系,你只需要再给她一点时间就好。
如果你无法判断出对方的依恋类型,更不知道如何做才能重建她对你的信任感,可以私信我,让老师帮助你分析她的性格,并且为你制定一份适合你挽回的方案,帮助你高效挽回她!
为什么一直把恐惧型依恋人格单独拿出来说呢?因为它实在太特殊了!这类人在人群中的占比是四种类型中最少的,情况也是最难处理的。
1、如何判断?
这类型的人,内心都非常矛盾。一方面,她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当父母离开时,她们会害怕,另一方面,对于父母主动给予的爱,她们会逃避,拒绝亲密。
网上有一句很典型的话,说出了这种类型的人的主要特征:我很喜欢你,但是当我发现你也很喜欢我的时候,我好想就没那么喜欢你了,甚至讨厌你。和恐惧型人格的人交往,是比较难的,上一秒她还对你热情似火,下一秒就会冷淡如冰,让你摸不着头脑。
他们面对感情的时候,常常伴随着很高的焦虑感,害怕另一半离开她们,但是当另一半试图接近她们时,她们又表现出极强的排斥,冷漠对方,这样的心理是极度矛盾的。
而她们的这种变化无常往往来自童年时期,父母给予的不规律的关爱。比如说父母上一秒对她们很好,下一秒就会抛弃她们。因为童年时期得到的来自父母的关注就是反复无常、不规律的,所以她们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也复制了儿童时期和父母的相处模式。
如果你对另一半的感情体验是这样的话,说明她很有可能就是恐惧型依恋人格。
2、分手后对方的信任状态
分手后,在心理上,她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依旧是飘忽不定;在行为模式上,她们也是极难梳理、混乱不堪的,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
你甚至无法判断对方之所以失去了对你的信任感,到底是因为你的过错,还是她自身的原因。
3、针对“恐惧型人格”重建对方的信任感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和“恐惧型人格”的人谈恋爱,你需要不停地让对方“信任”你,不停地付出行动来帮助对方增加对你的信任感。
其次,我需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你还想挽回拥有恐惧型人格的对方,你就要确认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她,有没有做好大量付出的准备,只有你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你才有可能长久地留住她。
最后,我想告诉你的是,面对这种依恋人格的人,有一个通用的办法很管用,就是稳稳地做好你自己!
当对方感觉到不论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时,这个人都可以很稳定的“在这里”时,才是让矛盾型依恋的人建立内在安全感及信任感的前提。
在这里,同样不得不提醒你,在心理治疗个案研究的论文以及大数据的调查论文中显示,矛盾型依恋的人在被不断的“抱持”中,才能够具有向焦虑型依恋转化的可能性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上面所说的内容,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我们该如何进行判断、分析和大概的挽回做法。具体到每个人身上,都需要再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再次进行更细化的分析。
不管怎么样,重建信任感都是你在挽回中的重点。
如果你在挽回的过程中遇到了更细致的问题不会处理,评论区留言
最后,祝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幸福。
点赞的都复合了哦!!!!
策划、撰文 / Ivan
专业支持 / Koei、冰糖
编辑 / KY主创们
我越来越体会到,能帮助我们度过现实的困难、压力、无意义感的,不是什么特别的、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而是日常生活里和同事、朋友、伴侣还有家人的交流互动中,所获得的正面、积极的体验。
而这其中尤为宝贵的,是一种和他人建立心理连接的体验。
人的存在不只是外在的躯壳,能代表一个人的也不只是ta的学历、星座、爱好等外在的标签。
当我们和一个人建立心理连接时,我们会感到对方能看见复杂而深层的自己,同时不带评判地倾听我们的想法,让我们感到自己被承认和理解了,并且我们和ta还存在着灵魂层面的共振。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可以说,和你有心理连接的人是最值得你去珍惜和维系的人,ta能不断让你感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所在,让你更有力量面对生活。
那么如何确定你和一个人有心理连接呢?你可以对照以下10条来判断:
1. 你们很相似
Ta可能和你有着相似的性格、成长背景或者经历,更重要的是你们有着相似的生活感受。
生活感受指的是我们对世界、生活和自身的最深刻、最广泛的态度和观点的总和(Branden, 2018)。
也就是说,有着心理连接的两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认识往往是类似的,当你们在讨论一些事情时,你们对彼此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会很有共鸣。
因此两个人不但可以互相理解、认可,还会产生更多的信任,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观念和对方分享。
甚至你们可能还有着相似的弱点。正如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所说,“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
2. 你会渴望ta的拥抱
我们和一个人之间的身体距离,往往能代表和ta的心理距离。
从爱德华霍尔的人际距离理论来看,我们会在心理上将离自己1.2米以内的空间,看成是我们的个人空间(Hall, 1909)。
当一个陌生人或是不够亲密的人离我们小于1.2米时,就足以令我们产生不安和不适。
因此,那些你的身体愿意和喜欢拥抱的人,足以说明你和ta之间在心理上有足够的熟悉感和亲密感。和ta拥抱,会让你感到身体像在充电一般,压力和焦虑都能得到释放(Jakubiak et al., 2021)。
3. Ta能给你提供情绪上的安全感
和我们有着心理连接的人,能给我们提供情绪上的安全感(emotional safety)(Lim, 2021)。
这意味着,你和ta待在一起时的情绪状态是开放且脆弱的(Catherall, 2007)。你可以毫无恐惧地和ta分享你的感受,无论是悲伤还是欲望,你都愿意分享,因为你是信任ta的。当你待在ta的身边时,ta给你的这份安全感就能缓解你的负面情绪,让你悬着的心放松下来。
这份安全感来自你们之间存在的信任。其实信任是一种很难建立的情感,有时你爱一个人,但你未必会信任ta。
当你信任一个人,则说明ta的行为在你眼里是具有一致性,不会变化莫测让你不安;你相信ta有能力也愿意支持你,并且你相信ta之所以对你好,不是出于欺骗或是其他的目的,而是真正的是关心你(John Rempel, 1985)。
4. 和ta在一起,你会有真正的归属感
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来抵御内心的动荡,不过Brené Brown认为,真正的归属感是无法通过加入一个团体来获得的(Brown, 2019)。
她认为,真正的归属感来源于精神上的实践,即你不需要试图改变你自己来融入他人,而是坚持做你自己,哪怕在这个过程中你感到脆弱或是不安,你也依然坚持与他人分享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你对自己是全然接纳的,你深深地归属于你自己。
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这是非常难做到的。我们会害怕与他人不同,害怕坚持自我会冒犯到其他人,害怕真实的自己有一些不被人理解的行为。
而和有心理连接的人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因为安心自在地做自己而获得真正的归属感,你们之间的连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因此你知道ta能接纳和包容你。
5. 你们能准确地“读到”彼此的内心
虽然人们会说这世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但有着心理连接的两个人,会存在更高的共情准确性(Empathic Accuracy),能准确地判断或阅读彼此的感觉(Erbas et al., 2016)。
比如当一件事情发生时,ta会知道这对你来说是很大的伤害,或者你根本不会在意。同时,ta也知道你最在意什么,ta珍惜你们之间的连接,因此ta不会轻易做出伤害你的事情。
而当你因为一些事情感到悲伤时,ta即便不能和你感受到同等的悲伤,也能够承认和理解你的情绪,并精准描述出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因为你们是足够了解对方的情绪反应。
甚至,心理连接感越强的两个人,越能够准确地预判彼此的行动和反应(Fugère, 2016)。当有其他人问ta你是怎么想或是准备怎么做的时候,ta能站在你的角度,给出和你相似的回答。
6. 你们之间会有一些舒服的沉默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曾说,“无法理解你的沉默的人,基本上也没有可能理解你的诉说。”
可以说,沉默在不够契合的人之间通常是尴尬、心不在焉的体现,又或是冲突的结果。但在有心理连接感的人之间,沉默有时是更深刻的理解的体现(Burrows & Kerns, 2021)。
比如你知道你不需要时刻照顾ta的状态,在一起时思绪偶尔抽离出去,落在你需要处理又或是想做的事情上,ta能理解你的走神,并且不会介意。
又或者你们因为很累,哪怕有时间也不想说话只想发呆,这都完全没关系。你们体谅对方,并且信任对方能够接纳对彼此的“冷落”。
另外,当一方袒露内心,另一方用沉默以示尊重和聆听,此时的沉默更有治愈性,会让你感到舒服和放松。
7. 你们在彼此面前是脆弱而柔软的。
我们通常不会轻易向他人展露脆弱,因为脆弱是一种伴随着恐惧或是羞耻的感受。
而研究发现,那些更愿意在关系中袒露自己脆弱的人,会相信自己和对方拥有心理上的连接,因此暴露脆弱给ta们带来的羞耻感会更少(Brown, 2012)。
可以说,我们因为相信与他人有连接而卸下防备,暴露脆弱,同时也因为这种深度、真诚的交流,和对方建立了更深层的联结。
在彼此面前,你们是柔软的。你们会敢于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心意,可以是恋人间的“我爱你”,也可以是朋友间的“我想你”。同时你们也不会抗拒请求对方给予你们帮助,而这会进一步加深你们之间的连接(Young, 2020)。
8. 你们之间存在非语言的默契
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仅仅是靠语言的。一个人的非语言线索更容易被亲密的朋友、伴侣或家庭成员读懂(Livia, 2019)。
而我们和有心理连接的人之间更存在着一种默契(Sanders, 2019)。Ta能从你的眼神、一次皱眉等微表情中,读出你没有说出来的情绪;ta能从你局促的肢体状态中,感受到你的紧张;甚至ta还能从你说的话和语气中理解到旁人不知道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其他人看来,你们好像是在用脑电波进行交流,这是只有拥有很强的情感纽带和理解的两个人才能达到的状态。
9. 你们会彼此塑造
哲学家John Dewey认为,“自我不是现成的,而是借由行为抉择不断塑造而成的。”
而那些和我们有着心理连接感的人,正是那些与我们共同经历过一些难忘的时光,见证过彼此的重要时刻,对彼此的人格形成产生过影响的人。
当你们做重大决策时,你们会与对方分享,并倾听对方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影响了彼此的行为抉择,从而参与塑造了彼此的自我。
而这样一个人的存在,会成为你生活中重要的支柱,想到ta你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情感资源,更有耐心解决眼下的困难,更有信心过好未来的生活。
10. 当你痛苦时,ta会是你的情感避难所
研究发现,一个人和他人之间的依恋纽带,是在压力状态下锻造的(Simpson & Rholes, 2012)。当你感到痛苦,无处可逃也无法消化时,有一个人帮你缓解了压力,提供了情感上的庇护,你们之间就会产生依恋纽带。
每当你的内心又刮起了风暴,你会想要逃到ta身边,获得片刻的安宁。虽然ta不一定能帮你解决实际的问题,但会耐心地陪伴你、开导你;又或者你和ta在一起不会讨论正在困扰你的事情,只是吃饭、聊天,做一些娱乐消遣的事情。
但总之,ta会让你感到,即便天塌下来,ta这里也有你的容身之所。当你真诚地问自己,生命中的哪个人对你来说最重要,你会发现你想到的面孔,正是那些分担过你的痛苦,为你提供过情感庇护的人。
今日互动:你身边有给你心理连接感的人吗?来评论区聊聊吧~
下一篇:QQ堂秘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