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学生放假期间,出现这种行为的老师,再忙也要抽空去测一下智商

摘要: 学生放假期间,出现这种行为的老师,再忙也要抽空去测一下智商在几年前,不少人羡慕教师这个行业,那时候在有些人看来,教师可以通过有偿...
学生放假期间,出现这种行为的老师,再忙也要抽空去测一下智商

在几年前,不少人羡慕教师这个行业,那时候在有些人看来,教师可以通过有偿补课赚钱,那个时候貌似对有偿补课的行为抓得也不是特别严,学校高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育主管部门也可能会对教师的补课行为“选择性失明”。
但是在当下,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已经成了“带电的高压线”,老师一旦参与有偿补课被抓个正着,或者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无法为自己有偿补课的事实“洗白”,那么相关教师被教育主管部门严惩,甚至被解聘、吊销教师资格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放假期间,在绝大多数老师都不敢、不想补课的情况下,敢于有偿补课的老师就成了“稀缺资源”,补课费自然也涨到一个比较高的档次。
选择铤而走险的老师把摆在台面上的补课行为转入“地下”,以“游击战”的方式与教育主管部门对抗。
当然,这种老师在正常情况下“反侦察能力”特别强,“人脉资源”也是相当逆天的:当教育主管部门前往补课现场的时候,这种老师早已“金蝉脱壳”,这种老师只要没在补课现场被逮住,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只要没在现场被逮住,那么这种老师背后的“人脉资源”必定会第一时间发挥作用,到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是,学生放假期间,倘若出现以下这3种行为的老师,我有一个建议:就算再忙,也一定要抽空去相应的机构测一下智商。
⑴在班级群公开“招生”的行为。
有一种老师,看到同一个学校的老师铤而走险“招生”补课,这种老师也跃跃欲试,大有一种阿Q式“和尚动得,为何我动不得”的心态。
于是,这种老师非常大胆地在群里公开发布“招生公告”,“公告”内容有时间、有地点、有符合参与补课的对象、有详细电话之类的信息。
这种老师想法特别单纯,他(也可能是她)认为家长不可能会去举报老师的补课行为,既然不会举报,那么发在群里又何妨?有这种想法的老师,一定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往相关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去检测一下智商,如果检测出智商极其低下,那么最好自己接下去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请教身边智商稍微正常的人。
⑵把补课证据发到朋友圈的行为。
老师补课没被第一时间逮住,要取证是很有难度的,因为不管是学生或者学生家长都会站在老师这一边,毕竟选择让孩子补课的家长,在心理稍微正常的情况下去特地举报老师补课行为是比较罕见的。
家长和学生都不配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调查,老师没在补课现场被逮住,那么补课的老师很可能屁事都没有,风头过后极有可能会“卷土重来”继续补课。
但是,还有一种智商存在较大短板的老师,他们往往会为了炫耀自己的教学成果把自己补课的证据发到朋友圈,比如把补课现场的图片,学生完成作业有所进步的图片发到朋友圈,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而言,这就是“送上门来的证据”,对于这种不打自招的老师可以直接处分甚至给予更恐怖的严惩。
⑶补课费直接收电子转账的行为。
补课之后,家长给老师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或者手机银行转账,然后转账的备注是“xxx同学补课费”,直接接收这种电子转账的老师,相当于把自己的“七寸”主动送到家长手里:如果参与补课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大,那么老师和家长就相安无事;如果参与补课的学生学习成绩还是那么烂,甚至补课之后成绩出现退步的现象,那么这种以电子转账的方式支付补课费的截图所具备的作用就立马体现出来了。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让某些老师提高“反侦察能力”,毕竟再强悍的“反侦察能力”,在高压态势之下都有“栽跟头”的风险。
想要没有任何风险,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一线老师最好能够管住自己心中的欲望,对教育法规心存敬畏,在现实生活中行有所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