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老子其人与其学流传
本篇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为依准展开。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的个人基本信息。楚国人,家住苦县历乡曲仁里乡,今安徽亳州涡阳县。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的职业,周天子国家图书馆馆长。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前往周都,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说的礼,发明它的人和他的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再则说,君子时运来临才会出来建功立业,时运不济,则像蓬草一样的苟存性命。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会把货物囤积起来不为人知,君子虽有高贵德行才智过人君子看上去毫无锋芒。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想,去掉显挂在脸上的神采和情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你的身心没有好处的东西。我能跟你说的,只有这些了。”
孔子回去后,和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野兽可以用网捕捉它,会游的鱼可以用丝线钓它,会飞的鸟可以用弓箭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而上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他就像龙一样。
这段讲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并非主张圣人要避世,而是说,现在天下无道,应该报道藏身才对。对于礼崩乐坏,老子看的更平淡,他觉得礼乐只是人制定和发明的,既然发明它的人会消亡,那么礼乐思想所缔造出来的言论、礼制、和社会秩序,也会自然而然的随之消亡。真正不会随着时间消亡的,唯有独立而不改的大道。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修研道德,他的学问以自隐不求闻达为宗旨。他久居周地,目睹周王室衰败,便离开了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说:“你就要隐居了,写本书留给我吧。”于是老子便著书上下两篇,讲述关于道德的思想共五千多字,写完人就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有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五十篇,讲道家思想的应用,是和孔子同时代的人。这里提到的老莱子,是老子的学生,他研究的是怎么运用道家思想。这是老子道家学说的支流之一。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人说,老子活了两百多岁,因为他修道能延年益寿。从这段可知,老子是深谙摄生之道的。有肤浅的人认为,道德经,只是在阐述政治思想,而不知,道德经也可以奉生养寿。能深入的理解并掌握老子道家学说里面的摄生思想,活一两百岁是没有问题的。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说:“从秦国与周朝合开始算,合五百年后会分开,分开七十年后,就会有霸王之人出现。”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人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老子。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从此段可以看出,老子非常懂得摄生,真正做到了长生不老,孔子死后一百多年,他还能化名出来过问世事。再次说明,后世关于道家思想消极避世是一种曲解。真正的道家思想,是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而隐。后人习老子奉生治身之术的,大都也不得其要,老子很轻松的就能活到两百多岁,而后人习老子修道德之人,鲜有百岁之人。可见,老子的思想,是不容易领会与把握的。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是魏国大军,封于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从这段看,老子不仅不主张避世,因为他做过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也不主张出家,因为他有家室有妻儿子孙,所以他也更不可能主张禁欲不结婚不行房了。他只是感到天下无道,所以才隐居藏身而已。后世一些打着老子旗号的人,他们的一些主张,却是和老子的思想截然相悖的。这些人实质上并非老子的思想传人,他们只是在利用老子这面旗帜,为自己的左道旁门张目吧。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社会上学老子思想的人,则排斥儒学。学儒家思想的人,也排斥老子的思想。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这样的吗?老子主张的是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关于道儒的源流关系,葛洪说:道为三皇之学,老子为集大成者。儒为周朝之学,孔子为继承者。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道家思想,讲的是天伦无所不包,而儒家思想,则侧重于人伦。人伦效法天伦,即为道儒之本末关系。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庄子是蒙地,今蒙城县人,名周。曾担任蒙地漆园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中心思想源于于老子学说。他著书十万余字,大多是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儒门徒。而表明老子学说为目的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是超乎现实的。可是庄子善于文采飞扬的指事类情,用来讽刺儒家和墨家,即便是当世名宿学者,也无法幸免被庄子讽刺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恣肆,只为自己适性纵情,王侯无法以之为臣。
老子道家思想的最传奇的继承者,庄子出场了。后世事道之人,往往言必称,修道之人,要宽容,要包容,不争不辨。把道家思想,理解成是一种逆来顺受酷爱脏污纳垢的老好人式的世故圆滑的弱者生存学问。真的是这样吗?不仅不是这样,从庄子来看,恰恰是相反的。庄子对待异端的无道之人,不是不争不辩,而是不嘲讽到对方羞愧自杀都不行的架势。庄子对待异端的学问,不是像现代事道之人那样,把它们扔到道里面,标榜说我包容你了,你也是道,自以为是的认为万物都是道。庄子对待不道的异端思想和学说,是力辟鞭挞,他从来不是从外面捡垃圾往道里面放,而是不停的把不道的东西往太空之外扔。他认为道,就是纯,素,真,一,道不欲杂,杂则不救。而当今的很多事道之人,则是把道当成了一个垃圾桶,看到什么破烂都往里面堆放。可见,世人失道久矣,离道远矣。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脩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彊,无侵韩者。
申不害,京邑人,原郑国小公务员。学法家之术向韩昭候求官,昭候任他为宰相。他内修政教,外御诸侯,执政十五年。一直到申子逝世,国家治理有方,军队强大,没有哪个国家敢侵犯韩国。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於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韩非,韩国贵族子弟。好刑名法术学问。他学说源于黄帝和老子。韩非有口吃的缺陷,不善言辞,擅长著书立说。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自认自己比不上韩非。
申子、韩子皆著书,传於後世,学者多有。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申子、韩子都著书立说,留传到后世,学者大多有他们的书,我唯独悲叹韩非撰写了《说难》而本人却逃脱不了游说君主的灾祸。
申子,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问,都源于老子的道家思想,取用老子学说的的一个方面,而发展成为独立的学问分支。法家的精髓是什么呢?《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这句话,把法家的精髓说的很透彻。那就是因任授官,循名责实,赏罚分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帝王是老板,先成立项目,选用一个最合适这个项目的员工来做项目经理。然后再制定项目管理规则和任务目标,根据整个项目的进度和绩效,完成效果,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评估,根据绩效评估,定他的奖金。如果完不成的,则扣发工资,将为普通员工甚至辞退,甚至涉嫌刑事犯罪报警抓起来坐牢。后世之人,受儒家对法家长期以来的污名化妖魔化影响,一听到法家,就以为是喊打喊杀的酷刑伺候。其实不是这样,法家的主旨,就是项目导向,以应事为宗旨,在法家的眼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项目,只有不能胜任的庸才。按照现代社会的眼光来看,法家的思想,是很现代很超前的。自从管仲商君韩非之后,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的机器,都是以法家的思想来运转的。所谓,三千年皆施秦政。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於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於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太史公说:老子推崇的“道”,虚无,因为能够应物无穷可以无为而成,故其书里的思想太微妙以至于难懂。庄子宣演道德,纵意推论,其学说的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申子勤奋自勉,推行于循名责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绳墨,决断事情,明辨是非,用法严酷苛刻,绝少施恩。都原始于道德的理论,而老子的思想理论就深邃旷远了。
伯阳立教,清净无为。道尊东鲁,迹窜西垂。庄蒙栩栩,申子卑卑。刑名有术,说难极知。悲彼周防,终亡李斯。
老子创立道德的思想教化,主张清静无为。道家学说被孔子传入东方的鲁国后受得尊崇,道家学说的一个支流则被法家韩非带到了西方的秦国。老子道家思想被庄周阐述的欢畅淋漓,也能被申不害诠释成勤力自勉充满权谋。韩非《说难》极其智慧。可悲韩非防患如此周密,最终还是死在李斯手上。
老子的道家思想,强调的是应天,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应人,管子商君申子韩非法家思想,强调的则是应事。三家本出一源,互有交织。那为什么三家又会出现长期的互相非难呢?道非儒,以为其做作刻意。儒非道,以为其事天有余,应人不足,天生天杀虽道之理也,可是看到世道崩坏人为草芥,作为儒家怎么能坐视不管呢?儒非法,以为法家冷酷无情,赤裸裸的绩效主义万岁,讲绩效不讲人性。法家非儒家,则认为儒家老把社会想得那么情意绵绵的,对解决实际的问题有价值有帮助吗?
道儒法三家,互相非难的原因,并非因为思想本身。而是因为越界。通天彻地交给道家,人伦纲常,交给儒家,世事应对,交给法家。谁也不要跨过自己的职权范围去做别人的工作,这样道儒法三家思想的运用就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
关于老子几个问题的考辩
力高才
读《史记》,每感太史公于儒道两家,颇不公平,详于儒家而略于道家,而实际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儒道互补的。太史公于儒家,有《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之煌煌大文,孔子事迹几乎可以排出年谱,一年一年往下演,其弟子也是有姓有名有身世,篇幅可观,形象鲜明。但他讲老子,却非常简略,如果他对老子及其弟子和后学的事迹知道不少,应该也为老子单独立传,为其弟子和后学立一合传。他没能这样做,肯定有他的苦衷,一是汉武帝已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抬高道家,岂非和朝廷唱反调?二是他确没掌握老子和弟子及后学多少真实史料,有的只是散见于庄、列等书中半真半假,疑真疑幻的寓言,让人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只好存疑不信。他写三位老子,老聃,老莱子,太史儋,合起来才435字,含重文7字。而写老聃一人,才236字,含重文两字。而且所写既无年又无事,无法跟写孔子比。写弟子也只写了一个关尹喜,老子弃官西行,过函谷关(旧关,今河南灵宝),关尹喜知他要西行隐居,留住老师,恳请他写点什么留给世人,老子乃写《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就这么点事迹。司马迁写的另一个老子是老莱子,也是楚人,道家人物,著书15篇,与老聃同时。笫三个老子太史儋,战国时人,与秦献公同时,只因也在洛阳周王朝那里当档案馆长,是老子的后辈,而且名号当中有一个儋字,和老聃的聃字音同或音近,姓氏尚且不知,就被他写入了老子列传,实则不过写了一个冒牌货进去,但却引起了后代学者争论不已,许多著名学者费了大劲为这个冒牌货争地位争名份,认为他是真老子,大学者钱穆就是这样。下面鄙人不揣翦陋,就有关老子的几个问题略加考辩,就正于方家。
一.关于老子的故乡
真老子其实就是司马迁所写的姓李名耳字聃的老子。其实这个李也只是氏而不是姓,只是到了汉初,就姓氏不分了,所以我们也就这样,后文不再解释。《汉书·地理志》说,苦县属于陈国,而司马迁说苦县属于楚国,这不是互相矛盾吗?不矛盾。苦县先属陈,楚灭陈,于是其地属楚。其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不要一提楚,就是湖南湖北。楚国初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楚文王时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自称蛮夷,特别能打,逐步兴起,形成对中原诸侯国的强大威胁。楚穆王时向北护张,灭江、六、蓼等国,还不停侵略陈、郑、蔡、宋等国。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灭陈,服郑,向北争霸,晋楚争霸近百年。苦县就是在楚庄王时归属楚国的。苦县厉乡,厉乡是苦县下面的一个行政单位,厉乡又写作赖乡,为古赖国所在地,后亦亡于楚,称赖乡。又作厉乡,赖厉双声,声转为厉。曲仁里是厉乡下面的一个居民单位。老子的原籍就在这里。近几年鹿邑县在这里竖立了大型老子雕塑。东汉时,这里就建有老子祠。后来祠隳,续建一个宗教建筑太清宫,因唐王朝姓李,自称是老子后裔,因此大敬祖先,这太清宫在当年红极一时。1999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对太清宫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西周大墓长子口墓,还有一批历代文物出土。老子出生成长于穷乡僻壤,有人推断,在他出生和成长的年代,他的故乡苦县一带,甚至还残存母系氏族社会之风,因此《老子》一书,极重女权,特尊女性。至于老子如何学得文化,并且能到周王朝首都洛阳,进入王家文化单位且担任领导职务,已不可考。刘向《说苑》中有一条记录,叙述常枞有疾,老子以弟子身份前往问疾:“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枞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枞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枞曰:嘻!是已。常枞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其老耶?常枞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也?常枞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从这条记录看,常枞显然是老子的老师。《汉书·天文志》的一条著录说,常枞著有《日月星气》一书,二十一卷,应当是一个以观察天文星象以预言人间祸福的人而且是个史官。汉代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就是这样的人,司马迁曾慨叹:他们这批文、史、星、历,也就是掌文献、记历史、观星象、定历法的人,“近乎卜祝之间,故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这样看来,常枞就应当是周王朝的太史,是老孑的前辈。史官而通晓天文历法是远古的传统。常枞作为周王室史官,老子跟他学习,是他的门生,后来也成为周王室史官。《汉书·张苍传》:“老子为柱下史,盖即藏室之柱下,因以为官名。”又《张丞相列传》:“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如淳认为“方,版也,谓书事在版上也,秦以上置柱下史,苍为御史,主其事。”索隐认为:“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周柱下史,苍在秦代亦居此职。”从常枞对老子的谈话看,常枞就是有道家倾向的人,尽管当时还没有道家这个学术派别,也没有道家道学这些词。直到老子,以道为宇宙万物之本体本源,才有可能产生这些概念。《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概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道家出于史官,指的当然就是老聃这个道家创始人。老子在洛阳经明师常枞指导,大器晚成,通过学习国家图书档案馆中大量典籍文献,通过观察分析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兴衰祸福,终于成为知识渊博而且突破性地创造了道家思想体系的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二.关于老子的年寿
司马迁在老子本传中说:“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修道养寿是真的,《老子》中就有此类话,当然他是以告诫别人的口吻说的,不是直接陈述自己的养生保健经验。《史记·正义》说:“盖,或,皆疑辞也,世不的(的确)知,故言盖及或也。”盖、或都是疑问副词,表疑而未定之义。司马迁既说老子过函关后“世莫知其所终”,就是不知老子卒年。其实老子生年他也不清楚,因此说老子的年寿,就只好疑而未定。所谓160馀岁或200馀岁,都是传闻揣测之辞。但不管怎么说,老子肯定是一位老寿星,寿命很长,他活的时候就是一位高年人瑞,为人们所传诵,否则大家也不会叫他老子。我们读先秦诸子,人们对诸子的称呼,都是在他们的姓氏后再加一个子字,子既是美称,因此成为学生对老师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之类。如果他是个学者,但没有学生,就只好在他的姓名后加个子字以示尊重,如韩非子、公孙龙子。按此规律,人们应该称老子为李子,因为他姓李名耳字聃。大概最初人们就是以李子称呼老子的,因为他是有学生的。后来岁月绵延,老子年岁越来越大,但精神矍铄,童颜鹤发,十分健康,人们无不惊异,于是在对他李子的称呼上加了一个老字,即老李子。久而久之,人们嫌字多,干脆把老李子简化为老子,叫着更方便。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这么一种习惯,爱把复杂的词简化到顺口,如冬奥、冬残奥,本来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几次简化,成为冬奥和冬残奥,我们照样知道这指的是什么。老子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这样说当然顺理成章,但也有人怀疑,老子本来就姓老,所以称为老子,他们说,古帝颛顼有个儿子叫老童,宋国有老佐,宋代有老麻,老子就是老童的后裔。这个说法似乎有理,但疑点不小。首先老子的老是老寿的意思,这一点司马迁说得清楚,看他的老子列传就清楚了,他始终没说老子的老是姓氏,而说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耳即耳朵,聃呢,《说文》:聃,耳曼也,也就是耳朵长而大。名耳字聃,两者同义,符合古人取名取字的规律。前几年我被告知,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确定老子比孔子大20岁,活了一百岁,按这个说法,孔子生于公元前55丨年,则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活了100岁,那么老子卒于公元前471年。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公元前475年战国开始,那么老子是在进入战国后五年结束了自己生命的,也就是活了个期颐之寿。此说我并不太同意,我认为老子的寿命,当在120岁左右,试看近年来我们发现的最长寿老人,大多超过100岁而在120左右。
三、老莱子即老子
老子的籍贯是楚国苦县,他在洛阳任周王朝图书档案馆长,是吃王粮的人物。此时老子年事已高。可是其父母年事更高,老子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将父母扔在苦县,而是带到洛阳奉养双亲。两个年事很高的老人,或许有的已经老年痴呆了吧,老子为逗父母高兴,穿着五彩斑烂衣即小孩衣服,在堂上手舞足蹈,还装作自己不小心跌倒在地,学做婴儿啼哭,父母明知他是假装,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这个故事被他父母告诉了在洛阳生活的同乡人,大家纷传开来,称为″老莱子娱亲"。老子本是老李子,怎么就变成了老莱子呢?原来北方人学的写的传的,是周秦文字,即籀文(大篆)小篆隶书一路,但春秋时期不这样,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其中楚国文字的李字,并不写作木子李,而是写作上來下子,也就成了老莱子。这是楚系文字的李字写老李子娱亲被传成了老來子娱亲或老莱子娱亲。这种楚系文字,后来连博学多识的司马迁也不认得了,他见人们书面传言有个楚人老莱子年老娱亲,和老子同时代人,著书15篇,就把这个人也写进了老子传以备一说,结果给后人造成误会。老聃和老莱子其实一人而已。老莱子者,老李子也,老李子者,老子也。后世老莱子娱亲的故事被儒家者流编入二十四孝,他们竟不知此人正是长期以来被他们蔑视贬损的老子。近年来由于出土了许多楚简,经专家学者们研究,才破解楚系文字中李字写法这个千古之谜,真是幸事。
四、关于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
老子在洛阳经常枞指引,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终于大器晚成,成为一代宗师,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在洛阳这个当时的全国文化中心,声名远播,于是在山东鲁国一带思想文化界已经小有名气的孔子,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到洛阳去,向老子请教学问,让老子给自己释疑解惑。孔子适周问礼的时间,《史记》记载为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孔子30岁,实际上是错的,近年学者考证,实为鲁昭公三十一年(前511),此年孔子41岁。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内乱,鲁昭公斗不过三桓,流亡到齐鲁边境暂住,孔子因避鲁乱,流亡到齐,成为齐高昭子的家臣,君臣都漂泊不定,此时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跟着孔子习礼,年纪刚二十,孔子通过他向鲁昭公请示,想适周问礼于老子,鲁昭公答应了,但鲁昭公因当时自己的情况很窘迫,只给了一辆车,两匹马,一个小青年,于是孔子和南宫敬叔就这样上路了。在洛阳孔子向老子提了一些问题,并说明来意,据《史记》老子本传,老子回答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谓得明主则驾车服冕),不得其时则逢累而行(不逢时则象蓬草随风流动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改变你的态度和过高的志向),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这大概是老孔初次相见时的情形。孔子出来后对弟子说:″鸟,我知道它们能飞;鱼,我知道它们能游;兽,我知道它们能跑。对于能跑的,人们可以造网而捕;对于能游的,人们可以垂纶而钓;对于能飞的,人们可以用生丝所系的箭射它们。至于龙我不能知,它能乘风云而上天。我今天所见的老子,他就象是龙啊!"当时孔子正是想要大有作为的年纪,还没到晚年那种温文尔雅、从容安泰的水平,所以老子对他进行了一番善意的调侃和开导。孔子承认这次谈话,老子给他的印象极其深刻,他没有捕捉到老子思想的核心,看不透老子,老子就象天上的龙,你能看见它的一鳞一爪,但看不到它的全部,因为其馀部分隐在云雾中。但这只是笫一次见面,以后实际见过多次,孔子向老子请教,当然是越来越虚心。《礼记·曾子问》篇,记录的全是曾子向孔子请教礼仪制度方方面面的规定,孔子在回答曾子时,三次提到″吾闻诸老聃曰",笫三次还在回答完后加了一句″老聃云"加以强调。如果孔子没有适周问礼于老子,这是孔子和曾子这两位儒家圣人都在撒谎了,这是不可想象的。孔子在这里三次转述老子的话,涉及周天子和诸侯国君的丧礼程序方式,鲁公伯禽对待三年之丧的态度,周公史佚处置下殤的先例,孔子都是以恭敬的态度引述的。孔子还回忆了他陪同老子助葬于洛阳巷党,就是到社区指导贵族办丧事,″及堩(音更去声,道,路),日有食之"。灵柩已经上路,突然发生日食,老聃指教贵族们如何在日食中处理灵柩的行止进退,孔子在一旁看着,明白了许多贵族丧礼的道理。这表明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实在受益良多,两位大思想家接触不少。据《孔子世家》,孔子临行,告别老子,老子对他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而近于死者,发人之恶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于是自周返鲁,由此而名声大振,弟子更多。老子晚年看到周王朝日益衰微,国家日益昏乱,诸侯力政,互相攻伐,事已无可为,乃辞去史职,归隐山林,以我推测,老子归隐处就是终南山,此处自古为尘世仙源,高人逸士多出其间,有泉石之美,林壑之幽,老子辞官西上归隐,必以此地某处为归宿以终其身。一代哲人就这样寂寞地结束了生命,但在老子本人看来,这正是他修来之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