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数据线有什么不同
也许HTC Vive的开箱也需要一本说明书,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cnBeta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虽然HTC Vive这款产品令人眼前一亮,但看起来真要上手的话就没那么简单。根据最新曝光的一张消费者版HTC Vive套件图可以看到,这款设备至少有20个单独的组件。这款设备之所以如此复杂则是因为它的虚拟现实(VR)体验,不同于索尼PlayStation VR和Oculus Rift的是,HTC Vive可以提供整个房间的VR图像,这要得益于套件中灯塔盒子的激光追踪系统。
据悉,该灯塔盒子需要安置到墙面上然后通过一根数据线连接到电脑上。另外,Vive套装里还有2个定制的手柄。这些都意味着HTC Vive需要一大堆数据线才能体验。
A - 2个基座
B - 同步数据线
C - 2个电源
D - 安装工具包
E - 接线盒
F - 接线盒安装板
G - 接线盒电源适配器
H - HDMI数据线
I - USB数据线
J - 耳机
K - 替换面部垫片
L - 清洁布
M - 说明书
N - 头套
O - 2个手柄
P - 2个Micro USB充电线
北京时间4月4日,HTC Vive正式发货,作为目前三大头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款(当然也是售价最高的一款),这款设备在发布之初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今天我们也正式拿到了这款产品,闲言少叙,赶紧来一起看看款黑科技产品套装中到底都有什么吧!
虽然之前看过该产品的相关信息,但是当我们收到这款产品的时候,还是被这个巨大的盒子惊到了,它看起来就像一款散热良好的游戏机箱一样,这也让我们更好奇其中到底都装了多少配件了。
打开该产品盒子,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张超大的说明书(正反面内容相同,语言不同),说明书为多国语言版本,其中包含简体/繁体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其它的我们也不认识了)。说明书中包含外部配件安装方法、PC下载内容链接、设备调试方法和配件简介,整体看起来还是比较详细的。
拿开说明书,就能看到盒子中产品的庐山真面目,其中包含控制器、激光定位器以及头戴式设备的主体(头显上包含三合一连接线及音频线),这也是这款产品的主要配件,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一下。
包装中包含HTC Vive的两只控制器,它们的外形和功能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左右手的区别,所以无论你是习惯左手操作还是右手操作,都不会影响你的游戏体验。
控制器上方为菜单按键,中间的圆形区域为触摸板(功能性和笔记本触摸板相同),最下方为系统按钮(具备开/关控制器的能力),最下方为状态指示灯,从指示灯的不同颜色上也能看出该手柄所处于的不同状态。
控制器下方配有一个扳机,扳机本身为双阶触发式设计,据官方介绍,它的灵敏度十分的高,能为我们带来十分真实的游戏体验,手柄两侧也各配有一个自定义按键,在不同的游戏中会具备不同的功能。
控制器下方为该产品的Micro USB充电接口,充满后指示灯会亮起白色的灯光(关机状态下)或者绿色的灯光(开机状态下)。
和三大头显中的其它两款不同,HTC Vive可以允许我们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走动,而这两个极光定位器可以在接受红外信号的同时有效避免我们撞在墙上(在走到定位器识别范围边缘的时候,头显中会显示网状光墙)。在定位器光洁如镜的下面还隐藏了一个状态指示灯和一个频道指示灯。
激光定位器背部从左到右依次为电源端口、频道端口、同步数据线端口和Micro USB端口,在这些接口下发也标有相应的图标。
现在终于到了头显本身出场的时候了,这款头显末端连接有大量的线材,给我们的感觉是线材比头显重多了,我们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这款头显的配置,它采用双OLED显示屏设计,每块屏幕可提供1200x1080分辨率的图像,组合之后就能达到2160x1200的分辨率以及90Hz的刷新率,头显上配备了超多的传感器,视野范围为110度。
Vive头显下方配有一个摄像头,功能是帮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观察周围突然发生的情况,或者帮助我们在玩完游戏以后找到电脑。
头显右侧为瞳距调节旋钮,可以让该头显匹配不同脸型的用户。
头显左侧为头戴式设备按钮,按钮旁边为状态指示灯。
头显顶部位置有一个隐藏线槽,从中我们能看到音频线和三合一线材,在线槽的右侧也配有一个USB3.0接口。
头显底部有一个较小的麦克风开孔,这样的设计让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语音的交互,当然也包括接打电话。
头显左右两侧的这个头带连接处还具备镜头距离调节功能,只要将它向外拔出并旋转便可对眼睛和镜头的距离进行调节,调节好后按回去即可锁定。
头显上的所有绑带包括面部衬垫都是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的,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里调节头显的松紧度。
图中我们能看到面部衬垫和镜头,在镜头中间也配有一个距离感应器,用来检查我们是否已经佩戴上了头显装置。
除了这些重要配件以外,我们也要介绍一下这个串流器,现在显示的这一面是和头显三合一线材连接的地方,其中包括HDMI接口、标准USB接口和DCIN接口。
另一面用来和PC连接,其中包括电源端口、USB端口、Mini DisplayPort端口以及HDMI端口。
现在再来看看这些配件,其中包括一大卷音频线、一个面部衬垫、5个电源插头、一个耳机、一个擦镜布、一个串流器固定贴、两个激光定位器固定装置(包含螺丝钉)、两根Micro USB数据线、两根USB转USB数据线。
该产品对于空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至少需要2m×1.5m×2m的空间,两个定位器以对角线的方式放置,直线距离最长不能超过5m。除了空间以外,该产品对于电脑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我们的设备至少具备与英特尔i5-4590/AMD FX 8350相当的CPU性能,与GTX 970显卡相当的图形处理器能力,至少需要4GB内存,具备HDMI 1.4或者DisplayPort 1.2视频接口,以及一个USB 2.0接口,对于系统的要求较低,只要是在Windows 7 SP1以上就可以使用。后期我们也会带来更多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现场演示 TPCAST 的工作人员
你体验过 HTC Vive 吗?你一定为它 Room-Scale 的定位追踪技术而感到惊叹。
不过Vive有一个最大的瑕疵:数据线的存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由于 VR 游戏对于设备,对图像和交互延时控制要求苛刻,这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驱动 Vive 所需要的 PC 必须配备高性能的 GPU,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控制延时,HTC 不得不使用数据线来确保 Vive 的体验。这些数据线确实让 Vive 的延时控制地不错,但拖着重约 2kg 的数据线,时不时还会一脚踩到——这些线缆的存在把上一秒钟还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的用户迅速拉回了现实世界。
就营造沉浸感体验而言,无线设备的优势更大,这也是许多移动 VR 厂商在兜售自家设备之时,经常提到的一点。无线意味着自由,这一点对于营造无拘无束的虚拟世界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放飞 Vive,能让用户完全潜入虚拟世界里?我们需要一把「剪刀」。
从这家公司的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它专攻的领域——「传送」。这家公司之前已经发布一款投屏用硬件,用于将手机等设备上的影像无线传输到显示屏上。这一次他们将无线传输技术「移植」到了 VR 上面。
这套技术能将 PC 渲染好的图像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到 Vive 头显上去,而且整个过程延时能控制在 2ms 以内。实现这个功能也很简单,只需要在 PC 上增加一个接收器,在 Vive 上增加一个 86g 的接收装置。剪掉了线缆的 Vive 和 TPCAST 接收端由外挂的移动电源供电,这一部分可以揣在口袋里,而不用顶在头上或者贴在面部,对于佩戴体验影响不大。
戴着 Vive 和 TPCAST 后空翻的用户
这一对收发装置就是帮助 Vive 摆脱线缆束缚的「剪刀」,它的官方名称为「TPCAST」。它不仅做到了高清视频信号传输的无线化,而且还能传输 VR 交互信号。官方声称设备支持大于 5m,360° 无死角的使用,这一点在 UploadVR的测评里已经得到了验证:
一块 20000mAh 的电池足够支撑 TPCAST 使用 5 个小时,这与 Vive 控制器充电一整晚的使用时长相等。其体验,用 HTC Vive 中国区总裁汪丛青的话就是:「无线的 Vive 在使用起来,与有线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凡是用过无线投屏设备的读者们都体会过投屏延时的痛苦,尤其是在手机游戏投屏到显示设备上之时。游戏的帧数比较高,如果收发装置本身的性能不够强劲,那么画面简直不能看。TPCAST 是如何做到低延时下传输高质量,高帧率画面的?
其技术核心主要在两点上:
其一,高阶的收发协议;视频输入输出采用的是 HDMI 2.0 协议——HDMI 1.4 已经可以支持 4K 了,但是受制于带宽,最高只能达到 3840×2160 分辨率和 30FPS 帧率,HDMI 2.0 则将带宽扩充到了 18Gbps,可以支持 3840×2160 分辨率和 50FPS、60FPS 帧率。
TPCAST
而在数据的传输方面采用的是 WiHD 协议,一个运行在 60GHz 高频率上的无线高清视频传输协议。将让各种高清设备如电视、影碟播放机、机顶盒、录像机、游戏机等实现无线传输高清信号。目前,WiHD 的数据传输率可达 4Gbps。根据传送科技 CTO 周朝晖的解释,他们采用的传输协议使用的频段是另一个,并且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还使用了蓝牙模块。
其二,传输的数据「没有经过压缩」,不过使用了另一种「节省带宽」的方式。实际上,视频在传输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编解码。「这个编解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 H.264、H.265 这种,」周朝晖解释道,「毕竟我们的数据没有经过压缩,而且这种节省带宽的过程是针对 VR 做过专门的优化。这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之一。」
摆脱线缆束缚的 Vive 在应用场景要广泛了许多。有一类针对 Vive 而开发的设备,「背包电脑」在未来基本就失去了市场。一台背包电脑重量超过 1kg,体验不友好;而 TPCAST 加上充电宝的重量都不到 500g,并且目前的 TPCAST 还支持双人使用,这一点和 Lighthouse 支持的人数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它已经覆盖了小范围内双人体验。
和背包电脑一样,周朝晖认为 VR 一体机也是 Vive 不能无线化的折中方案:「我们去过很多知名硬件厂家,就是因为主机 VR 有线,才不得不做一体机,一体机是没有无线 VR 的时候没有办法的办法。背包电脑就是一体机,太重了,于是要缩小主机的体积和功耗,到最后就是用手机芯片,或者用移动的芯片来做,做 VR 体验永远达不到这个水准,一体机是一个很窄的使用范围。从技术角度来讲,从体验角度来讲,我们是很不看好一体机的。」
TPCAST 的技术参数
当钛极客的记者问到在数据传输抗干扰方面的问题之时,周朝晖如此回应道:「目前我们在一般的环境下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大型展会,比如 CES 上,设备多且杂乱,TPCAST 面临考验。而针对多人大范围内交互的无线传输方案,我们已经在研发之中了。就看厂商什么时候有需求了。」
在双十一的时候,TPCAST 开放过一轮购买,结果自然是一抢而空。传送科技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发布会上,他们公布了「剪刀计划」。这项计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针对 VR 商业运用,包括 VR 游戏开发商,内容提供商,线下体验店,医疗企业等等,他们能优先拿到设备,而传送科技也会为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Oculus Rift & Sony PSVR
其二,是将这套方案模块化,让其他的 VR 头盔也能使用这套无线传输方案。不过,由于传送科技 TPCAST 是从 HTC 的 Vive X 加速器中孵化出来的项目。现在 TPCAST 仅支持 Vive,他们需要在 Vive 上将这套方案打磨成熟。用其 CEO 刘述尧的话就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需要保持专注,目前我们需要专注在 HTC Vive 平台上。未来我们会适配其他的 VR 头盔。」
虽然 TPCAST 已经发售两轮,但仅限中国大陆用户购买,而且按照传送科技的定义,目前的产品依然是「抢先版」,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比如电池的热插热拔。在完善产品的过程中,传送科技也将会公布自身的融资情况。公司创立之初是由几位创始人出资,也拿到过 HTC 方面的投资。在明年第二,三季度,他们会公布融资情况。(本文首发钛极客:TiGeek,记者/唐植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上一篇:中华文化传统的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ppt幻灯片添加页眉和页脚的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