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 正文

为什么在《史记》中记载韩信是因谋反罪名被杀的?

摘要: 为什么在《史记》中记载韩信是因谋反罪名被杀的?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史记》只能这样写,韩信也必须要“被”造反,如...

为什么在《史记》中记载韩信是因谋反罪名被杀的?

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史记》只能这样写,韩信也必须要“被”造反,如果不这样,那刘邦人设就崩了。看看刘邦都对韩信干了什么

1、在韩信攻破魏国和代国后,刘邦夺韩信兵权;

2、在韩信平定赵国和燕国后,刘邦趁韩信和张耳早上没起的时候夺了两人的兵权;

3、在韩信平定齐国后上书刘邦请求让自己代理齐王,刘邦非常生气。注意,之前张耳请封为赵王的时候刘邦可并没有这样的表现;

4、武涉和蒯通先后游说韩信三分天下,韩信以刘邦对自己有恩为由拒绝,并在刘邦和项羽战况焦灼之时没有选择坐收渔利,而是收到刘邦诏命后马上驰援刘邦;

5、韩信救刘邦于固陵,并击败项羽于垓下。战后刘邦夺韩信兵权,并贬去其齐王爵位;

6、刘邦换韩信封地至楚,一年之后(趁韩信在楚立足未稳,在齐又断了根基的机会)马上传召韩信,韩信知道是刘邦的计策,并为自己纳了投名状,但是仍然被俘;

7、刘邦贬去韩信的封地和楚王的爵位,降为淮阴侯,并将韩信全家搬至国都;

8、吕后计杀韩信于长乐宫,并夷三族。

看完后有什么想法?韩信太愚蠢?

平定了大半个天下的人会是蠢人吗?韩信有大把的机会和充足的理由反叛刘邦,并有绝对的实力三分天下,甚至若他等到刘邦和项羽两败俱伤之时,可以趁机问鼎天下。但是他都没有做。这已经不是忠诚了,而是找死。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即便在韩信失势后,他的个人魅力仍然十分强大,以至于刘邦的铁杆嫡系樊哙都跪迎韩信,并口称大王,如果韩信真有造反的心,樊哙不会这样对他。也就是说,在刘邦的嫡系势力中多数人也是认为韩信根本就没有反意的。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史记·淮阴侯列传》

但是刘邦可不是怕韩信造反才要杀他的

韩信俨然就是刘邦污点的曝光灯,不断得提醒着所有人,刘邦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恩人、功臣、忠臣的;不断得提醒着所有人,刘邦不会善待功臣;不断得提醒着所有人,刘邦根本不是什么忠厚长者。如果韩信最后没反叛,这个污点会跟随刘邦一生,直至后世,那样薄情寡义的名声就盖棺定论了。刘邦不会允许这样的时候发生,所以韩信必须反。

《史记》中记载韩信造反的同伙是巨鹿太守陈豨

他让陈豨在外作乱,他趁机在国都矫诏释放奴役和囚徒攻击吕后和太子。这个计划简直可笑,韩信这样的人物,要造反会联系一个小小的太守?而且此时的韩信只是一个空职的淮阴侯,这样的贵族此时的国都上百个还是有的,且矫诏后如何切断政令?如何占领武库?不说吕后和太子的权威作用,三公尚在,站出来任何一个都能把这伙无依无靠的囚徒吓跑。

之前那么多机会,那么多底牌,韩信都没有反叛,这样的聪明人会在自己最虚弱的时候堵上全族老小的性命去争那基本不可能的机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这个话题挺好,下午我专门写个文章,论述下为什么我认为韩信没有造反,和韩信为什么必须造反。

其他网友观点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淮阴侯列传》

从史料看,虽然没有谋反之实,但是韩信和陈豨确实有瓜葛,来往,加之韩信功高震主,持才傲物,最后被谋反罪名诛杀出人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资治通鉴》记载: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不赏之功,略不世出,战无不胜,勋冠三杰,功高震主。这样的韩信,壮年的刘邦就怕,所以,楚汉战争进入尾声阶段,刘邦就袭夺了韩信的兵权。汉朝刚成立的第一个五年新年刚过完,还没有出正月,汉王就迫不及待的把韩信贬为楚王。后来有人举报韩信谋反,刘邦又用陈平之计,“伪游云梦”。韩信不知是计,于是被擒拿,后虽无罪,但被降为淮阴侯!

从齐王,到楚王,再到淮阴侯,是个人都会居常鞅鞅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陈豨反叛,传出韩信可能是长安城的内应的风声时,老年的刘邦(还有两年阳寿)会怎么应对?野心勃勃的吕后会怎么应对?老成谋国的知己萧何会怎么应对?

道路千万条,韩信好像只有死路一条,既然是死路,按什么罪名,自然是胜者的权力!

其他网友观点

黑嫂为您回答。

韩信之死,多少年来为世人所怜惜。原因很简单,韩信对汉朝的建立有功,但事成后,他没能守住自己的富贵,反而被以谋反罪诛杀,不仅杀了他的人,还诛了他的心。

这让世人感觉寒心,所以古往今来,无数人为韩信鸣不平,觉得他死得冤枉,觉得他不该死。

韩信之死,其实早有预兆,他是死于天真、死于狂妄、死于不谋自身。那么他究竟有没有谋反呢?他到底是为什么死的?

一、韩信被诛早有预兆

刘邦出汉中,韩信先克魏,再败代国,军功一点点累积,让世人震惊的军事天才也在一点一点显现。井陉口佯败生擒赵王歇,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燕国。这样的才能其实已经让人感觉可怕了,他这个时候也有点得意忘形,于是他开始犯毛病,他开始为别人求王,求刘邦封张耳为赵王。

刘邦并没有拒绝,照办了。但是,我可以封,你不能要,而且你还是为别人要的,你那么能打仗,还为别人求王,你想干什么?你这么邀买人心是想做什么?

刘邦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用人和能隐忍,他这时候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他心里已经记下了这笔账。虽然这个时候要忍下来,但是也不能不警告一下,于是刘邦在修武军营突然就夺了韩信和张耳的兵权,这是个多危险的信号啊?可是韩信并没有察觉不对劲,被收兵权后又被派去打齐国,本来是两路人,一路是说客先行,一路是韩信大军紧随,刘邦是想良言加大棒让齐国屈服。齐国也的确害怕了,于是跟说客说准备投降,这时候韩信干了啥?他不管这个,功劳不能让靠嘴皮子的得了,他还得打。

他这么一干,齐国急眼了,当下就活煮了说客,誓死抵抗,项羽还派出龙且带二十万大军帮助齐国。虽然最后仍然被韩信打败,但要知道这场仗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不费一兵就可以让齐国投降的。

韩信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跟刘邦去齐国人太反复了,这样不行,不如封我个假齐王,让我在这里镇着他们。

先是为别人求王,继而为自己求王。人臣大忌,他犯了个遍,刘邦当时就恼了,可是硬忍了下来,但这笔账一定在心里记下了。

天下大定之时,必是韩信就死之日!

二、韩信被诛过程

项羽垓下兵败自杀,刘邦又一次突然袭击夺了韩信兵权,他在怕什么?他怕韩信拥兵造反,可是韩信并不警惕。汉立国,韩信应该保持低调,但同时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他前面的所做所为,还有他的军事天才,导致他注定不能被信任,所以刘邦早晚要动手。

上有所好,必被下面的人知晓,加上韩信有点狂妄,平时人缘不怎么好,也不是刘邦嫡系,所以就有人告他谋反,刘邦骗韩信,带回京城后就夺了王位,降成了淮阴侯,《史记》中也只落了个淮阴侯列传。

贬了不说,还不准回封地,所以刘邦等于是把韩信软禁在京城了。韩信心里有怨气啊!他不服啊!所以难免会阴阳怪气,并且称病不上朝。你心里有怨气,你本事大,但你不能看不起所有人啊,樊哙看见他打招呼,他阴阳怪气的说想不到自己现在沦落到跟樊哙这类人为伍了。

这不是莫名其妙吗?人家跟你打招呼,你这么讽刺人家干啥?樊哙真的那么不堪吗?他是真正的刘邦嫡系,还在沛县时就跟刘邦交好,刘邦私放刑徒躲进深山,樊哙不离不弃,况且他还跟刘邦是挑担,他娶的是刘邦小姨子,也就是吕稚的妹妹吕媭,鸿门宴上誓死保护刘邦。

这么个人,你韩信看不起也可以,但你别说出来啊。所以说他不会做人。而这个时候,又有人告发,说他准备跟陈豨里应外合叛乱。吕雉派萧何骗韩信进宫后,绑到长乐宫钟室活活打死。

韩信一代军事天才,就这么死了。没有给他上诉的机会,也没有给他请律师辩护。韩信临死感叹自己死在了女人手中。

看看,到这个时候,韩信仍然没有醒悟,他还小看吕雉,吕雉那是谁?结识刘邦于微末之时,激励刘邦于颓废之际,背刘邦无法去背之黑锅,杀刘邦无法去杀之功臣,司马迁写《史记》是把她写进本纪中的,等同于皇帝,她是刘邦亲密的战友,绝佳的合作伙伴,你韩信凭什么看不起?你打仗的确是可以,但玩ZZ,他在吕雉跟前就是个小学生。

韩信死前还说了别的话,说我悔不听蒯通之计,导致了今天之祸。看看,他死之前还把曾经给他出过计谋的蒯通给卖了,这简直就是天真到可怜。

韩信大功,竟没能撑过一世告终,定的罪名也是谋反,但他真的谋反了吗?吕雉杀他,刘邦事先知道吗?

三、谋反不谋反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得死

《史记》中写刘邦回来,得知韩信被吕雉所杀后,只用了六个字来表达刘邦的心情。

“上且喜且怜之”。

威武太史公,短短几个字,却如此传神,把刘邦的帝王心术表达得淋漓尽致,心里欢喜,又可怜韩信的一身军事才华,刘邦的心情也是矛盾的。

其实,韩信谋反了吗?刘邦知道韩信没有谋反,他要想谋反,等不到现在,跟项羽打死,才是他另立炉灶的最好时机,那时候不反,立国后怎么会反?韩信将兵之人,怎么会不知道兵的重要性?他手里有兵时不反,这时候手里没兵去反?

但他必须以谋反罪处置,刘邦真的不知道吕雉在长安诛杀韩信吗?非也!这么大事,韩信那是多大功的人?那是多大本事的人?诛杀这么一个人,刘邦一定跟亲密大臣还有吕雉商量了多少次。

刘邦外出减少韩信的疑虑,萧何去叫韩信,骗进宫后马上诛杀,这是一环套一环的计谋,这是一场预谋以久的谋杀!

杀这么大功臣,不给定个谋反罪,怎么说得过去?所以,韩信之死,必须死于谋反,至于他有没有谋反,则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背这个罪名。

可怜韩信,一代天才,少时贫穷,苦等机会,戎马倥偬,战功赫赫,立国该享受果实了,却以谋反罪被诛,这里面有皇家的不念旧情,也有韩信的狂妄自大,你死我活的ZZ斗争中,哪里有什么情分可言?

韩信到死仍然没有明白,他虽然被吕雉所杀,但吕雉背后是什么?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是遍布人间的人情世故,是庙堂,也是江湖。

自古良将,难以谋自身,韩信更是如此。对于这样一个绝世的天才,我们感叹其性格问题之余,再想想他的不世之功,最后却惨遭横死,怎么能不感觉可怜?但皇权无情,我们后世人只能叹之、怜之、惜之、悲之!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