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中说“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为什么十二卷军书上,每卷都有她爹的名字?
我来解读花木兰。
关于花木兰的身世,唯一参考资料就是《木兰辞》这首诗歌。因此任何一个考证者都必须从这首诗歌入手,从而拨草寻蛇,捋出一条线来。我现在就用胡适之先生所谓“小心假设,大胆求证”的态度,试为大家一一开释,以为引玉之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木兰为何要“当户织”。织就是织布织缎。为何要织,为了给国家交税。大唐赋税制度为租庸调制。租就是地租,“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2石”;调就是缴纳布匹绸缎。“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绢2丈、绵3两( 或布2丈4尺、麻3斤)”;庸就是做义务工,参加国家修桥铺路等公共基础建设和建陵寝造长城等大型项目建设。“服役20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3尺(或布3.6尺)” 。为何代役用绢布而不是粮食,因为在大唐绢布也作货币使用,属于硬通货。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帖即军中文告,贴在墙上的关于军事信息的布告。简明扼要的写清楚为什么打仗,跟谁打仗,相当于战争动员令。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书就是征兵花名册。一般来说,书写花木兰父亲名字的军书只要一卷即可,用不了十二卷。为何需要十二卷,原来花木兰家族属于北魏六镇治下的军户,六镇居民属于游牧民族,每隔三年造一次兵册,名叫“比丁”,也叫记名字。凡男子年满十六岁即记名入兵籍,至六十岁退役。木兰父亲十六岁入兵籍,经过十二次比丁,最多五十二岁,没到退伍年龄,因此需要继续服役。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阿爷就是父亲。
唐人称呼父亲为阿爷,耶耶,哥哥。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大唐实行府兵制。府兵制是一种民兵性质的义务兵役制。农忙务农,农闲训练,开战入伍。府兵在服役期间本人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陌刀、长枪等)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每一火(一火十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六匹,即所谓“六驮马”。
这就是花木兰一家人为啥要买马的原因所在。至于武器铠甲等等装备,都在兵器库存着,标着服役者的姓名编号,平时库房有专人保管,只在训练和出征时才会发放。因此不用临时买,只要去兵器库领取即可。
东市西市是长安城的两大集贸市场,长安城没有南市北市。当然花木兰不是长安人,她也不是在长安城买东西。后世的东西一词就来自唐时的东市西市。那么花木兰是哪里人,这里留个悬念,后文解读。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里说的很清楚,花木兰从家乡出发,一天走到黄河边。第二天从黄河边出发,一天走到黑山。打仗地点就在黑山。在黑山只听到阵营中燕山胡骑嘶鸣。啾啾,凄切尖细的声音。为何战马的声音会凄切尖细,因为唐军都是训练有素的沙场战士。懂得控制骏马嘶鸣。这里的燕山胡骑是唐军的骑兵,并非敌人的骑兵。
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小罕山。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 十二月,唐遣大将薛仁贵率军攻伐契丹,大军进入草原,战于黑山,俘虏契丹首领阿不固,解至洛阳。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就是薛仁贵,壮士就是花木兰。花木兰没有当过将军,她的"孝烈将军"是后来英雄事迹突出之后武则天追封的。武则天当了皇帝,为了提高妇女地位,更为了证明自己上位的合法性,于是树立了花木兰这一榜样,号召全国妇女学习。于是大周上下掀起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风气,女儿们出门一律男装胡服,骑马射猎,强劲之风尽显。
这里的百战,十年都是艺术修辞,唐朝没有十年的服兵役期,最多三年就会轮换。唐朝末期就是因为士兵们服役期太长不能回家导致哗变,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因此花木兰不可能在外打仗十年。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
唐高宗时长安缺粮,因此每隔几年就会带着朝臣去洛阳居住,被人称为“逐粮天子”。明堂就是办公场所。这里的明堂为隋炀帝所建,后来武则天为了称帝,进行了大规模改建。
《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五年十二月辛未,猎于安乐川。己卯,如东都。
《新唐书/薛仁贵传》:(显庆五年)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执其王阿卜固献东都。
就是说,唐高宗李治是在东都洛阳的明堂里接见了薛仁贵和花木兰等人,对有功将士进行了赏赐,而且举行了献俘礼。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尚书郎指尚书省的员外郎,从六品,掌付诸司之务,举稽违,署符目,知宿直。就是说,这个职务比较忙,既要批审文件,还得晚上值班。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成员。上面有尚书左右丞(四品),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尚书令(正二品)。尚书员外郎是尚书左右丞的副手。
这个职位一般由男子担任,很少有女子。公元677年(仪凤二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掌管宫中诏命。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就是说,花木兰是武则天要的人,不是唐高宗。武则天当时是皇后,人称“天后”,喜欢重用有才有勇的女子。花木兰是个最合适的人选,还能当贴身侍卫,何乐而不为。
有人说尚书郎是尚书令,相当于宰相,其实哪跟哪。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不可能。如果花木兰真是回来给个宰相,那得多大功劳啊。侯君集平高昌那么大功劳,回来想当宰相李世民还不愿意给呢。
千里足即明驼。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写道:“驼,性羞”。“《木兰》篇‘明驼千里脚’多误作鸣字。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明,则行千里。”
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明驼使》写道:“唐制: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后来杨贵妃就曾用明驼给安禄山密报军机大事,事泻被杀。杨妃被杀的主因在这里。因此李隆基不能保,也不想保。
唐代为何看重明驼,原来在北魏时,孝文帝元宏准备定天下四大姓,陇西成纪李姓怕不入围,星夜骑着明驼从甘肃天水跑到洛阳,但还是晚了一步,因为四姓已经定了。(北魏四姓为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李氏深以为恨,自称“驼李”。
所以才有木兰提出希望李治特批一匹明驼回家的请求,这匹明驼不仅是一匹骆驼,更重要的是荣誉和待遇。骑着这匹明驼回家看父母,想想什么情况,比你现在开辆跑车回家拉风多了。
这就叫荣归故里,也就是项羽说的“衣锦不能夜行”。每个人都有荣归故里的情结,花木兰也不例外。
有人说李治和武则天不知道花木兰是女的,其实此说欠考虑。一来花木兰要见的是皇帝,如果不表明身份,被发现就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不管你立了多大功。二来即使想瞒也瞒不住。因为花木兰是军人,军人想要见到皇帝需要过政审和安检两道关卡。安检这关需要换衣,由皇帝的安保人员亲自在旁监督,以示你没有身怀利器,以免对皇帝造成伤害。如果发生了“图穷匕首见”之类的危险事件,谁都负不起责,要灭族的。因此李治和武则天是知道花木兰女儿身的,所以武则天才要她在身边做个秘书兼保安的工作。但是花木兰拒绝了,想回家。
武则天没有强求。特批了一匹明驼,让她回家了。
有人说花木兰被皇帝识破女儿身之后就想纳入后宫,但是花木兰不同意,被逼无奈自杀了。这都哪跟哪。我在这里只想说,皇帝不缺女人,没那么饥渴。这些无聊文人你们这么编一位巾帼英雄真的好吗?
《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里的伙伴应该不是一起从乡里走出去的伙伴。否则乡里乡亲的住着,花家有没有一个壮年男子还能不知道?因此应该是她在战争中认识的战友,陪她一起回乡的。十二年不可考。因为花木兰没打十二年仗。风月君浅陋,望有识者告我。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为何要用双兔为比喻,难道除了兔子就分不出男女?因为当时接见花木兰的是李治和武则天两人,称为天皇天后,其实共同掌权,武则天已经是牝鸡司晨,李治由于身体等各方面原因,基本上已经不管事了。
写到这里,其实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花木兰哪里人,花木兰姓什么,文中的可汗是谁。
其实这个问题早已被各路专家学者写滥了,我也就不抄了。结论如下:花木兰不姓花,而是姓木兰。木兰为鲜卑姓氏,不是名。就是说,有一位姑娘,她有一些孝心,她的姓就是木兰。(看过还珠格格的唱一遍)
那么木兰是哪里人?可以确凿无疑是内蒙古人。不会跑到中原地区。至于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人还是凉城人,或者呼和浩特人,尚待商榷。我认为她是凉城人。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期,拓跋珪派人到今天内蒙古的五原和固阳地区屯田,定都大同以后将屯田范围扩大到凉城地区。凉城古称参合坡。
拓跋珪接着将各氏族部落编制打散,定居一处,不让随意迁徙,各部落酋长的的地位都降格为屯长。(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这些屯田地区一律实行军事管理制度。“这些军事将领们在自己的辖区内既是军事长官,又是行政长官,有直接隶属即类似于君臣之关系与名分的义务”。《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些军事将领被部民称为“宗主”,部民们都跟随宗主姓。
到了后期,虽然这种宗主都护制度消亡了,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却遗留了下来。比如都务农,都尚武,都豪侠,都使长枪等等。隋唐的山东豪杰如徐懋公程咬金单雄信刘黑闼窦建德等等,都是这种后裔。
但是他们都在山东地区,汉化比较成熟,不像花木兰所在的边塞地区,汉化晚。
因此文中的可汗,只是花木兰对其居住地所在领队之称呼。她是跟随这个领队参加作战的,应该是她的顶头上司。
欢迎点赞。
其他网友观点关于“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我们学过这篇课文的都知道,“十二卷”是虚指,意思就是上面发出了很多军书,而军书中每卷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
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军书拉着他的父亲不放,为什么一定要他父亲去参军?
第一,推断花木兰参与的哪场战争。《木兰辞》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后收入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一般认为是描述的南北朝时期,北魏与邻国之间的战争。
我们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以从历史角度去推算是哪一场战争。既然由“可汗”出面,绝对是大战役。
而当时的情景,北魏还没统一北方。和北魏接壤交战的势力有,南朝东晋,东面的后燕,西边的胡夏,还有北边的柔然,可以说四面皆敌。
因战争和戍边的压力很大,朝廷的军户本里,每家每户都要有男丁参战。木兰的父亲年迈,既然连老年的军户都已经算进在内,那么这势必是一场举国之战。
而根据历史,最值得北魏以举国之力,发动全国男子作战(14-60岁)共47万人,就是398年,北魏拓跋珪发动攻打后燕的那一战。
而《木兰辞》中说: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从离开家到抵达战场,只花了两天时间。花木兰的故乡根据推测,在今河南商丘。从这个位置出发,骑马2天就到,战场应该发生在河北一带,那么更加倾向于,敌人是后燕国。而文中的“燕山胡骑”,也佐证了这一点。
第二,这场战争,木兰的父亲必须参军。文中提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说明这场战争打了超过十二年之久。
我们再看历史。
395年,后燕首先发兵攻打北魏。但是在参合坡之战中,被北魏歼灭了后燕的主力。
396年,北魏拓跋珪以举国之力,发动47万大军攻打后燕,夺取了后燕大片疆土。后来北魏内部发生动乱,北魏撤军,没有最终消灭后燕。
423年,北魏拓跋涛再次发动战争消灭后燕残部北燕,这之后才结束了割据辽东的最后一股势力。
由此可见,北魏对阵北燕的战争,一共持续了二十多年。而在这中间,北魏还和柔然、胡夏都有过战争。可以推测,中间花木兰可能也参与了攻打胡夏和柔然的战争。
之所以不断的作战打仗,是因为对于北魏的来讲,不主动发动战争,就会被别的国家吞并。
处于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再去理解,“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花木兰和他父亲,就生在最动乱的那几十年。而发动战争,就面临着减丁死人,不断的战争,不断的减员,所以北魏的政策就是,不管你年龄多大,只要能走路,是个男的,就必须参军,这种严苛的军制,是导致木兰替父亲从军的根本原因。
因此,才有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其他网友观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花木兰晚上看见军帖,可汗在征兵了,在众多的征兵文书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意思是说,可汗对地方政府下发了征兵的军帖,而在地方的征兵户籍文书上面写着父亲的名字。不过,花木兰的父亲应该没有看到,而是花木兰看到了,所以就有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古代的文书是卷起来存放的,叫卷宗。由上而下一级又一级的征兵,征兵的卷宗有很多卷,地方政府在征兵的户籍名册上面,都写了花木兰父亲的名字。不过《木兰辞》当中的“军书十二卷”并非实指“十二”,这里是乐府诗的一种写作手法,意思是很多的意思。在《木兰辞》里面数字“十二”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军书十二卷”,第二次是“策勋十二转”,第三次是“同行十二年”。频繁的用数字“十二”,说明在《木兰辞》当中就是一个虚词,这个和“大火烧了三月”或者“三月不知肉味”是一个意思,“三”和“十二”是古代文人写作时惯用的手法。
假如,《木兰辞》里面的“十二”是实际数字。那么,第一个“军书十二卷”下发了十二卷军书,第二个“策勋十二转”是十二级军功,第三个“同行十二年”是同行军打仗十二年。《木兰辞》中的一卷,代表服役一年的意思,所以花木兰的父亲要服役十二年。但是,北魏时期的兵役制度,差不多是终身服役,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差不多一生都在当兵。所以,十二年服役期也不对。
如果把“十二”看作是“很多”的意思,那么就是很多卷军书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在多年的作战生涯当中,花木兰立下多次战功,可以说战功赫赫,最后接受了天子的朝见。其实,我们不用咬文嚼字,懂得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我认为,这里的“十二”就是很多的意思。花木兰父亲年老,膝下又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如果去当兵了,肯定是九死一生,所以花木兰代父从军。
上一篇:winly的每日一拍01
发表评论